夷陵区[切换]
  登录  |   注册
关注农村,深入农村,传播农村!

湖北日报头版头条|三峡生态屏障保护区的夷陵之战

综合 杨静 发布 来源: 暮阳村 浏览1536次时间:2023-05-03 16:40

今天(5月3日),湖北日报头版头条刊发《坐拥亚洲第二磷矿区,却毅然告别“化工饭”——三峡生态屏障保护区的夷陵之战》,深入报道夷陵“守牢生态底线,发展新兴产业”的做法和成效。

SZf7np8jm27C5PMM.png

原文如下

↓↓↓

坐拥亚洲第二磷矿区,

却毅然告别“化工饭”——

三峡生态屏障保护区的夷陵之战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墨 金凌云 通讯员 高秉政 袁平

黄柏河穿过高山峡谷,在宜昌市夷陵区下坪村太阳山段拐了一个弯,流淌至葛洲坝三江航道上游前坪村,进入长江。

夷陵是宜昌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辖区,坐拥亚洲第二大磷矿区,也是三峡生态屏障保护区的核心区。

2018年,伴随着长江大保护的号角,夷陵区关停拆除区内所有化工企业,从此禁止划定化工园区,并将水质监测结果与磷矿开采总量“双挂钩”。

俗话说“靠山吃山”。坐在连绵矿山上,不再吃“化工饭”,夷陵的出路在哪里?

“守牢生态底线,发展新兴产业!”宜昌市夷陵区委书记肖鹏飞表示,经过5年探索,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与大数据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已占夷陵经济半壁江山。

精心呵护黄柏河

樟村坪镇,地处夷陵区北部山区,与兴山、远安、保康接壤。

在这片平均海拔1100米、森林覆盖率87.65%的山脉之间,已探明磷矿储量26亿吨,占全省34.53%、全国9.9%,年设计开采能力近2000万吨,是亚洲第二大磷矿区。

这里,也是宜昌城区200万人的饮用水源,是宜昌人的“母亲河”。

宜昌华西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是樟村坪的老牌矿企,设计磷矿年生产规模150万吨。董事长张有生回忆:“早年开矿无序,恶性竞争,相互杀价,樟村坪一度陷入磷矿产业寒冬,矿山废水直排黄柏河,水也搞坏了。”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并来到宜昌市夷陵区。次年,黄柏河生态湿地保护工程启动,被纳入国家第三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

夷陵区委副书记、区长李兴兵介绍,为修复保护黄柏河,黄柏河湿地拆除大片违规厂房和工地,同时设置68公顷生态保育区,避免人为干扰。夷陵区更以水质“约法”,磷矿企业污水排放不达标,就拿不到磷矿限量开采份额,以此倒逼流域保护。

近年,华西矿业斥资3000多万元,打造井下排水自动化处理系统,将井下涌水含磷量严控在每升0.01毫克以内,达到二类以上水质。

樟村坪镇党委书记张春伟介绍,为让磷矿资源得到高效开采利用,樟村坪全面转向绿色矿山和智慧矿山建设,计划2年投资约30亿元,实现全镇磷矿企业光电选矿,每年预计可减少磷石膏产生量300万吨以上。三宁矿业、华西矿业等公司,已实现5G技术和井下智能化、远程化、可视化操作,三宁矿业的井下无人驾驶车辆已试行成功。

2022年,樟村坪镇磷矿产值达113.3亿元。在限量开采和生态安全底线下,黄柏河流域Ⅱ类水质达标率为100%,较2016年提高30.9%。因治水蝶变而来的黄柏河湿地公园,每年观光旅游综合收益达3500万元。

重构产业“四梁八柱”

4月13日,柏临河畔的楚能新能源锂离子电池高端智能制造工地,一望无际的现代化厂房,磅礴矗立。

这个总投资达600亿元的项目,是夷陵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分水岭。

5年前,湖北柳树沟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主动拆除,打响了长江一级支流化工企业的“第一拆”。这家公司曾是夷陵区最大的化工企业,高峰时年纳税1亿多元。为了推进长江大保护,夷陵关闭了田田化工、楚宜肥业、九畴化工等一批化工企业,并对建材工业园实施搬迁,明确石材开采加工企业有序退出。

“今年6月30日,楚能一期1号动力电池车间将正式投产。届时,40Gwh动力电池将从这里走向全国乃至全球。”夷陵区经信商务局党组书记杨金华说,以楚能项目为契机,夷陵正快速切入从矿产资源、关键材料、电池、终端到回收的全产业链,还将积极引进新能源整车、零部件制造及配套,打造宜昌智能装备制造集聚中心。

以楚能项目为引领,夷陵在产业赛道上,开始瞄准智能装备制造、大健康、现代文旅和现代农业四大板块,撑起新的“四梁八柱”。

夷陵东城试验区,均瑶大健康一幢幢标准化厂房,迎风生长。这里将以微生态科技为主线,建设年产10万吨常温发酵乳生产线及科创中心。宜昌平村众赢(湖北)药业有限公司,新年伊始便拿下了1.4亿元国际订单。

一季度,夷陵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87个,同比增长123.1%;协议投资额688.1亿元,同比增长286.2%;21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达336.6亿元。其中,装备制造领域新签约项目21个,总投资达167.08亿元,同比增长250%。

逐梦全国百强区

4月19日,一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全面打响“冲刺双千亿、争创百强区”的夷陵冲锋。

赛迪顾问《2022年中国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以深圳南山、广州天河等为代表的全国百强区,用不足全国0.6%的国土面积和9.6%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7.4%的生产总值、17.7%社会零售品消费总额和22.6%的新增就业。

“2022年,夷陵GDP预计超过750亿元,一般公共财政收入达到28亿元,已经具备冲刺全国百强区的实力。”夷陵区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汪淳介绍,全国百强区角逐,包含5大维度23个核心指标、70个参考指标。其中,生产总值达800亿元、一般公共财政收入达20亿元是硬门槛。

肖鹏飞表示,全国百强区不光要看经济总量和增速,还要看人均GDP和地均GDP,这就对经济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标百强先锋,夷陵将在经济质量、发展方式、思想理念等方面,完成高质量发展的结构性重塑。”

2020年至2022年,夷陵连续三年工业总产值增速超过25%,去年新进规企业25家,总数达到180家,位列宜昌第一。

作为宜昌人口最多的县市区,夷陵过去3年始终保持人口净流入,在夷陵购房者中超过70%为外地户口。

来源:云上夷陵

责编:谈金临

审核:高秉龙

评论0

    湖北日报头版头条|三峡生态屏障保护区的夷陵之战

    综合 杨静 发布 暮阳村 2023-05-03 16:40

    今天(5月3日),湖北日报头版头条刊发《坐拥亚洲第二磷矿区,却毅然告别“化工饭”——三峡生态屏障保护区的夷陵之战》,深入报道夷陵“守牢生态底线,发展新兴产业”的做法和成效。

    SZf7np8jm27C5PMM.png

    原文如下

    ↓↓↓

    坐拥亚洲第二磷矿区,

    却毅然告别“化工饭”——

    三峡生态屏障保护区的夷陵之战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墨 金凌云 通讯员 高秉政 袁平

    黄柏河穿过高山峡谷,在宜昌市夷陵区下坪村太阳山段拐了一个弯,流淌至葛洲坝三江航道上游前坪村,进入长江。

    夷陵是宜昌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辖区,坐拥亚洲第二大磷矿区,也是三峡生态屏障保护区的核心区。

    2018年,伴随着长江大保护的号角,夷陵区关停拆除区内所有化工企业,从此禁止划定化工园区,并将水质监测结果与磷矿开采总量“双挂钩”。

    俗话说“靠山吃山”。坐在连绵矿山上,不再吃“化工饭”,夷陵的出路在哪里?

    “守牢生态底线,发展新兴产业!”宜昌市夷陵区委书记肖鹏飞表示,经过5年探索,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与大数据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已占夷陵经济半壁江山。

    精心呵护黄柏河

    樟村坪镇,地处夷陵区北部山区,与兴山、远安、保康接壤。

    在这片平均海拔1100米、森林覆盖率87.65%的山脉之间,已探明磷矿储量26亿吨,占全省34.53%、全国9.9%,年设计开采能力近2000万吨,是亚洲第二大磷矿区。

    这里,也是宜昌城区200万人的饮用水源,是宜昌人的“母亲河”。

    宜昌华西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是樟村坪的老牌矿企,设计磷矿年生产规模150万吨。董事长张有生回忆:“早年开矿无序,恶性竞争,相互杀价,樟村坪一度陷入磷矿产业寒冬,矿山废水直排黄柏河,水也搞坏了。”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并来到宜昌市夷陵区。次年,黄柏河生态湿地保护工程启动,被纳入国家第三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

    夷陵区委副书记、区长李兴兵介绍,为修复保护黄柏河,黄柏河湿地拆除大片违规厂房和工地,同时设置68公顷生态保育区,避免人为干扰。夷陵区更以水质“约法”,磷矿企业污水排放不达标,就拿不到磷矿限量开采份额,以此倒逼流域保护。

    近年,华西矿业斥资3000多万元,打造井下排水自动化处理系统,将井下涌水含磷量严控在每升0.01毫克以内,达到二类以上水质。

    樟村坪镇党委书记张春伟介绍,为让磷矿资源得到高效开采利用,樟村坪全面转向绿色矿山和智慧矿山建设,计划2年投资约30亿元,实现全镇磷矿企业光电选矿,每年预计可减少磷石膏产生量300万吨以上。三宁矿业、华西矿业等公司,已实现5G技术和井下智能化、远程化、可视化操作,三宁矿业的井下无人驾驶车辆已试行成功。

    2022年,樟村坪镇磷矿产值达113.3亿元。在限量开采和生态安全底线下,黄柏河流域Ⅱ类水质达标率为100%,较2016年提高30.9%。因治水蝶变而来的黄柏河湿地公园,每年观光旅游综合收益达3500万元。

    重构产业“四梁八柱”

    4月13日,柏临河畔的楚能新能源锂离子电池高端智能制造工地,一望无际的现代化厂房,磅礴矗立。

    这个总投资达600亿元的项目,是夷陵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分水岭。

    5年前,湖北柳树沟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主动拆除,打响了长江一级支流化工企业的“第一拆”。这家公司曾是夷陵区最大的化工企业,高峰时年纳税1亿多元。为了推进长江大保护,夷陵关闭了田田化工、楚宜肥业、九畴化工等一批化工企业,并对建材工业园实施搬迁,明确石材开采加工企业有序退出。

    “今年6月30日,楚能一期1号动力电池车间将正式投产。届时,40Gwh动力电池将从这里走向全国乃至全球。”夷陵区经信商务局党组书记杨金华说,以楚能项目为契机,夷陵正快速切入从矿产资源、关键材料、电池、终端到回收的全产业链,还将积极引进新能源整车、零部件制造及配套,打造宜昌智能装备制造集聚中心。

    以楚能项目为引领,夷陵在产业赛道上,开始瞄准智能装备制造、大健康、现代文旅和现代农业四大板块,撑起新的“四梁八柱”。

    夷陵东城试验区,均瑶大健康一幢幢标准化厂房,迎风生长。这里将以微生态科技为主线,建设年产10万吨常温发酵乳生产线及科创中心。宜昌平村众赢(湖北)药业有限公司,新年伊始便拿下了1.4亿元国际订单。

    一季度,夷陵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87个,同比增长123.1%;协议投资额688.1亿元,同比增长286.2%;21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达336.6亿元。其中,装备制造领域新签约项目21个,总投资达167.08亿元,同比增长250%。

    逐梦全国百强区

    4月19日,一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全面打响“冲刺双千亿、争创百强区”的夷陵冲锋。

    赛迪顾问《2022年中国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以深圳南山、广州天河等为代表的全国百强区,用不足全国0.6%的国土面积和9.6%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7.4%的生产总值、17.7%社会零售品消费总额和22.6%的新增就业。

    “2022年,夷陵GDP预计超过750亿元,一般公共财政收入达到28亿元,已经具备冲刺全国百强区的实力。”夷陵区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汪淳介绍,全国百强区角逐,包含5大维度23个核心指标、70个参考指标。其中,生产总值达800亿元、一般公共财政收入达20亿元是硬门槛。

    肖鹏飞表示,全国百强区不光要看经济总量和增速,还要看人均GDP和地均GDP,这就对经济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标百强先锋,夷陵将在经济质量、发展方式、思想理念等方面,完成高质量发展的结构性重塑。”

    2020年至2022年,夷陵连续三年工业总产值增速超过25%,去年新进规企业25家,总数达到180家,位列宜昌第一。

    作为宜昌人口最多的县市区,夷陵过去3年始终保持人口净流入,在夷陵购房者中超过70%为外地户口。

    来源:云上夷陵

    责编:谈金临

    审核:高秉龙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