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区[切换]
  登录  |   注册
关注农村,深入农村,传播农村!

宜昌市优质畜牧产业链发展工作方案

产业 牛满山家庭农场 发布 来源: 百里荒村 浏览2914次时间:2021-11-08 07:39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面提升农业产业现代化水平的实施方案》,结合宜昌市畜牧产业链发展实际,突出全产业链发展理念,聚焦补短板强弱项重点任务,制定本方案。

XCbcnE6siTTs8R8F.jpg

一、工作目标

到2025年,生猪、肉牛、肉羊、家禽出栏分别达到570万头、8万头、150万只、3500万只和奶牛存栏0.3万头。优质畜牧产业链综合产值500亿元,加工产值200亿元;其中,生猪产业综合产值410亿元、加工产值170亿元,肉牛产业综合产值30亿元、加工产值10亿元,肉羊产业综合产值30亿元、加工产值10亿元,家禽产业综合产值20亿元、加工产值5亿元,蜂产业综合产值10亿元、加工产值5亿元。建成生猪生态养殖样板区、鄂西南畜产品加工及冷链物流区域中心、在全省率先培育“清平猪”畜牧业公共品牌。

Fd2t9wDXY7wtWFQx.jpg

二、工作措施

(一)稳定养殖规模

1.落实三区方案。严格执行《宜昌市畜禽养殖三区划定与区域布局方案》和“一轴两区五带”产业融合发展布局,将养殖容量严格控制在环境容量上限以内,积极引导规模养殖向环境容量大的地方转移。东部地区重点发展生猪和家禽适度规模养殖,西部地区重点发展生猪生态养殖和中蜂养殖,沿长江和清江流域重点发展牛羊养殖。

2.大力发展生猪生态养殖。构建集生态清平猪、优质饲草种植、栏圈等设施配套、粪肥还田利用于一体的生态循环产业链,到2025年建成20个示范乡镇、40个示范村,培育50个示范合作社、2000个示范户,兴山县、夷陵区建成生猪生态养殖示范县,全市生态养殖农户达到8万户以上,生猪生态养殖出栏达到200万头。建成全省第一、全国领先的生态养殖样板区。

3.发展适度规模养殖。以41个乡镇为重点,建设优质肉猪生产基地,年出栏优质肉猪200万头。在18个乡镇建设优质牛肉供应基地,年出栏肉牛5万头。在5个乡镇建设优质奶源生产基地,年产牛奶1.2万吨。以32个乡镇为重点,建设优质肉羊生产基地,年出栏肉羊150万只。在19个乡镇建设优质禽肉和蛋品供应基地,年提供禽肉3万吨、蛋品4.5万吨。中蜂养殖达到20万箱。

DBHTFD1JnbYWaPTd.jpg

(二)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1.培育重点龙头企业。重点培育正大、宜牧、丰联佳沃、民大等4家头部加工企业,加工产值占全市的50%以上,全市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80%以上。宜昌正大综合产值过100亿元,宜昌双汇和宜牧公司综合产值过50亿元,湖北清平河农牧集团、蒙牛乳业(当阳)有限责任公司、湖北奥利龙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枝江市嵘昌肉联有限公司、宜昌三峡制药有限公司等5家综合产值过10亿元,湖北宜都清江肉联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综合产值过亿元。湖北民大培育成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新增5家省级龙头企业和45家市级龙头企业,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数量达到109家。规上加工企业新增10家,达到35家,规上加工产值达到180亿元。

2.招商引资做强产业链。重点围绕种养循环、饲料生产、产成品深加工、生物制药、生态旅游、冷链物流等主要细分产业的上下游,加快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加快推进正大集团全产业链项目落地。发挥本地龙头企业对外联络优势,依托产业园区、重点养殖区,对接央企、国企和国内知名龙头企业、隐形冠军,争取一批规上企业落户宜昌,招商项目累计达50个,完成实际到资20亿元。

BtFmsMrwdMwHeQB1.jpg

(三)建设现代畜牧产业园

整合全市资源和要素,全力推动三峡畜牧产业园和正大集团当阳畜牧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动“宜荆荆恩”城市群畜牧加工及冷链物流区域中心建设,建成湖北第一、全国一流的以畜禽加工为主体的现代化科技产业园,力争2025年两个园区产值均达到100亿元。

TNp2WMdEd1wY1mhM.jpg

(四)强化科技支撑

1.加强畜牧业重大科研平台建设。在宜昌三峡畜牧产业园建立畜牧产业研究院,巩固提升市兽医实验室全省市州第一水平。

2.开展关键技术攻关。联合专家团队开展科技攻关,聘请陈焕春院士为首席专家,依托国家肉牛牦牛体系、肉羊产业体系、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形成核心竞争力。争取清平猪改良取得成功、大规模推广,夷陵牛系列新产品走向市场,宜昌鸭茅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双莲鸡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取得新突破,宜昌三峡制药兽用粉针、兽用麻醉、宠物用药新制剂研发取得新进展。

3.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分别在正大、宜牧、丰联佳沃、民大建设产学研融合的企业技术创新中心。支持龙头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在丰润生物、蒙牛、俏牛儿、永兴牧业、东阳光、百里荒分别建立研发机构,每个省级龙头企业都有科技和人才培养支撑单位,每年至少组织一次高校、科研院所与龙头企业对接活动。

hfkTWQFei27FPfHf.jpg

(五)打造区域畜牧品牌

1.培育畜牧区域公共品牌。立足本土品种资源优势,发展绿色畜产品、有机畜产品、地理标志畜产品,培育清平猪、夷陵牛、宜昌白山羊、双莲鸡等四个区域公共品牌。制定生产、加工使用标准,成立4个区域公共品牌企业联盟,培育区域品牌使用标杆企业10个以上。

2.支持企业打造自主品牌。支持企业提品质、扩品类、创品牌,力争创建市级畜牧品牌10个,重点打造宜牧、国牛、老高荒等优质畜牧品牌,创建“二品一标”生态养殖品牌10个以上,新增畜牧业市场经营主体1500个以上。

3.大力推介品牌。充分利用央视等主流媒体、网络等新媒体和国家级展会推介宜昌畜牧品牌。组织清平猪、夷陵牛、宜昌白山羊、双莲鸡、宜昌中蜂体验认知活动,举办各类畜牧文化节和“优质地方畜产品”展示展销会,讲好宜昌畜牧产品故事,提高宜昌优质畜产品的社会知名度。

HbZZWQjfPmrx1pN3.png

(六)做强畜禽种业

2023年前完成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建成7个省级以上保种场。培育2个高产优质新品系。到2025年,全市畜禽良种覆盖率达到96%,种业产值达到35亿元。建设外来优良畜禽品种本地化选育与利用场各5个以上;清平猪、夷陵牛、宜昌白山羊、双莲鸡分别创建1个省级以上保种场、10个特色示范养殖基地;制定并实施清平猪良种繁育工作方案;建设中蜂种蜂场3个。

BpyGh8kR3A4w2Nas.png

(七)加强产业融合发展

1.全面推进生态循环发展。统筹建设粪肥还田利用“三个”循环(养殖场“小循环”、乡镇区域“中循环”、县域“大循环”),促进种养循环发展。打造新型无抗饲料添加剂加工企业集群区,力争工业饲料产能达到150万吨,产值达100亿元。加强草场改良与建设,秸秆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到15%,粮经饲作物达到10万亩以上。

2.挖掘畜牧业拓展功能。开发生态养殖观光、科普、农家乐、斗牛、斗鸡、年猪宴等文化旅游功能,形成一批畜牧文化特色产品。以枝江市丰联佳沃牛郎山牛业小镇、夷陵区百里荒高山草原、长阳火烧坪百里牧旅走廊为典型示范,打造一批畜牧业主题公园、牧旅小镇。

3.建设智慧畜牧。建立网络数字平台、远程诊断及全程监控服务平台,大力推广物联网+大数据智慧牧场模式。生猪生态养殖主推智能自动饲喂技术,智能饲喂设备实时监控猪群和自动化饲料饲喂,提高养殖户智能自动化管理水平,节省人工劳力。生猪、家禽规模养殖场主推物联网设备应用技术,通过感知舍内温度、湿度、有害气体、粪污产生量实现智能调控。牛羊等草食动物主推智能耳标应用技术,牛羊佩戴具有跟踪技术的耳标,实现无人工监视的新形式生态放养。建设智慧牧场150个,其中智慧猪场100个。

aDPFecj583GwZ2nx.png

(八)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1.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支持宜昌三峡畜牧产业园以建设现代畜牧业加工流通体系为目标,主动适应变调猪为调肉的市场变化,加强物流信息化、标准化建设,开拓区域市场,对接网上带货,构建对外链接体系,形成主产地到主销区的合作机制,打通面向全国的终端市场。

2.构建畜产品市场流通新格局。围绕清平猪、双莲鸡、夷陵牛、宜昌白山羊、宜昌蜂蜜等特色畜产品,配套建设产地区域性专业市场和线上交易中心。支持大型屠宰加工、禽蛋龙头企业配套建设冷库、零售网点冷柜和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扩大配送半径。加快发展订单直销、网络直播、连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业态,到2025年畜产品年网络零售额达到50亿元。

3.加快畜牧业“国际化”步伐。支持龙头企业积极引进发达国家畜牧业先进技术。引导市场主体与大中城市建立畜产品产销对接合作机制。以双圆禽蛋、丰联佳沃肉牛等供港澳畜产品为重点,创建一批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和企业,支持枝江、当阳优质蜂产品拓展出口外销渠道。

cjMdSYrc33CKzYjm.png

三、工作保障

(一)建立工作机制。

建立优质畜牧产业链联席会议工作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制定年度工作目标和责任清单,由领衔市领导担任联席会议召集人,研究审定优质畜牧产业链发展规划和重大事项,协调推进优质畜牧产业链重大项目建设。产业链牵头单位履行牵头抓总职责。市畜牧兽医中心切实瞄准优质畜牧产业链综合产值500亿元,加工产值200亿元目标任务,承担主职主责部门任务,具体抓好各项产业发展措施的落实落地。

(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积极落实各项惠牧强牧政策,加大本级财政支持力度,切实落实用地、用电、用水、环保等扶持政策。开发多样化的畜牧业保险产品,完善风险救助机制。提升畜牧业普惠金融增信贷服务水平。

(三)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

压实各级各方防控责任,建立“宜荆荆恩”联防联控机制,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

(四)建立良好营商环境。

完善“互联网+监管”、“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出台《宜昌市城区牛羊定点屠宰管理办法》。加强企业服务指导,积极营造亲商、利商、安商的浓厚氛围。

(五)加强考核督办。

对优质畜牧产业链发展质效突出县市区,在有关项目安排时给予倾斜支持。对工作不力、排名靠后的县市区通报约谈,并作为重大项目申报的重要依据。

来源:宜昌畜牧

评论0

    宜昌市优质畜牧产业链发展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面提升农业产业现代化水平的实施方案》,结合宜昌市畜牧产业链发展实际,突出全产业链发展理念,聚焦补短板强弱项重点任务,制定本方案。

    XCbcnE6siTTs8R8F.jpg

    一、工作目标

    到2025年,生猪、肉牛、肉羊、家禽出栏分别达到570万头、8万头、150万只、3500万只和奶牛存栏0.3万头。优质畜牧产业链综合产值500亿元,加工产值200亿元;其中,生猪产业综合产值410亿元、加工产值170亿元,肉牛产业综合产值30亿元、加工产值10亿元,肉羊产业综合产值30亿元、加工产值10亿元,家禽产业综合产值20亿元、加工产值5亿元,蜂产业综合产值10亿元、加工产值5亿元。建成生猪生态养殖样板区、鄂西南畜产品加工及冷链物流区域中心、在全省率先培育“清平猪”畜牧业公共品牌。

    Fd2t9wDXY7wtWFQx.jpg

    二、工作措施

    (一)稳定养殖规模

    1.落实三区方案。严格执行《宜昌市畜禽养殖三区划定与区域布局方案》和“一轴两区五带”产业融合发展布局,将养殖容量严格控制在环境容量上限以内,积极引导规模养殖向环境容量大的地方转移。东部地区重点发展生猪和家禽适度规模养殖,西部地区重点发展生猪生态养殖和中蜂养殖,沿长江和清江流域重点发展牛羊养殖。

    2.大力发展生猪生态养殖。构建集生态清平猪、优质饲草种植、栏圈等设施配套、粪肥还田利用于一体的生态循环产业链,到2025年建成20个示范乡镇、40个示范村,培育50个示范合作社、2000个示范户,兴山县、夷陵区建成生猪生态养殖示范县,全市生态养殖农户达到8万户以上,生猪生态养殖出栏达到200万头。建成全省第一、全国领先的生态养殖样板区。

    3.发展适度规模养殖。以41个乡镇为重点,建设优质肉猪生产基地,年出栏优质肉猪200万头。在18个乡镇建设优质牛肉供应基地,年出栏肉牛5万头。在5个乡镇建设优质奶源生产基地,年产牛奶1.2万吨。以32个乡镇为重点,建设优质肉羊生产基地,年出栏肉羊150万只。在19个乡镇建设优质禽肉和蛋品供应基地,年提供禽肉3万吨、蛋品4.5万吨。中蜂养殖达到20万箱。

    DBHTFD1JnbYWaPTd.jpg

    (二)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1.培育重点龙头企业。重点培育正大、宜牧、丰联佳沃、民大等4家头部加工企业,加工产值占全市的50%以上,全市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80%以上。宜昌正大综合产值过100亿元,宜昌双汇和宜牧公司综合产值过50亿元,湖北清平河农牧集团、蒙牛乳业(当阳)有限责任公司、湖北奥利龙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枝江市嵘昌肉联有限公司、宜昌三峡制药有限公司等5家综合产值过10亿元,湖北宜都清江肉联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综合产值过亿元。湖北民大培育成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新增5家省级龙头企业和45家市级龙头企业,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数量达到109家。规上加工企业新增10家,达到35家,规上加工产值达到180亿元。

    2.招商引资做强产业链。重点围绕种养循环、饲料生产、产成品深加工、生物制药、生态旅游、冷链物流等主要细分产业的上下游,加快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加快推进正大集团全产业链项目落地。发挥本地龙头企业对外联络优势,依托产业园区、重点养殖区,对接央企、国企和国内知名龙头企业、隐形冠军,争取一批规上企业落户宜昌,招商项目累计达50个,完成实际到资20亿元。

    BtFmsMrwdMwHeQB1.jpg

    (三)建设现代畜牧产业园

    整合全市资源和要素,全力推动三峡畜牧产业园和正大集团当阳畜牧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动“宜荆荆恩”城市群畜牧加工及冷链物流区域中心建设,建成湖北第一、全国一流的以畜禽加工为主体的现代化科技产业园,力争2025年两个园区产值均达到100亿元。

    TNp2WMdEd1wY1mhM.jpg

    (四)强化科技支撑

    1.加强畜牧业重大科研平台建设。在宜昌三峡畜牧产业园建立畜牧产业研究院,巩固提升市兽医实验室全省市州第一水平。

    2.开展关键技术攻关。联合专家团队开展科技攻关,聘请陈焕春院士为首席专家,依托国家肉牛牦牛体系、肉羊产业体系、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形成核心竞争力。争取清平猪改良取得成功、大规模推广,夷陵牛系列新产品走向市场,宜昌鸭茅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双莲鸡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取得新突破,宜昌三峡制药兽用粉针、兽用麻醉、宠物用药新制剂研发取得新进展。

    3.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分别在正大、宜牧、丰联佳沃、民大建设产学研融合的企业技术创新中心。支持龙头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在丰润生物、蒙牛、俏牛儿、永兴牧业、东阳光、百里荒分别建立研发机构,每个省级龙头企业都有科技和人才培养支撑单位,每年至少组织一次高校、科研院所与龙头企业对接活动。

    hfkTWQFei27FPfHf.jpg

    (五)打造区域畜牧品牌

    1.培育畜牧区域公共品牌。立足本土品种资源优势,发展绿色畜产品、有机畜产品、地理标志畜产品,培育清平猪、夷陵牛、宜昌白山羊、双莲鸡等四个区域公共品牌。制定生产、加工使用标准,成立4个区域公共品牌企业联盟,培育区域品牌使用标杆企业10个以上。

    2.支持企业打造自主品牌。支持企业提品质、扩品类、创品牌,力争创建市级畜牧品牌10个,重点打造宜牧、国牛、老高荒等优质畜牧品牌,创建“二品一标”生态养殖品牌10个以上,新增畜牧业市场经营主体1500个以上。

    3.大力推介品牌。充分利用央视等主流媒体、网络等新媒体和国家级展会推介宜昌畜牧品牌。组织清平猪、夷陵牛、宜昌白山羊、双莲鸡、宜昌中蜂体验认知活动,举办各类畜牧文化节和“优质地方畜产品”展示展销会,讲好宜昌畜牧产品故事,提高宜昌优质畜产品的社会知名度。

    HbZZWQjfPmrx1pN3.png

    (六)做强畜禽种业

    2023年前完成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建成7个省级以上保种场。培育2个高产优质新品系。到2025年,全市畜禽良种覆盖率达到96%,种业产值达到35亿元。建设外来优良畜禽品种本地化选育与利用场各5个以上;清平猪、夷陵牛、宜昌白山羊、双莲鸡分别创建1个省级以上保种场、10个特色示范养殖基地;制定并实施清平猪良种繁育工作方案;建设中蜂种蜂场3个。

    BpyGh8kR3A4w2Nas.png

    (七)加强产业融合发展

    1.全面推进生态循环发展。统筹建设粪肥还田利用“三个”循环(养殖场“小循环”、乡镇区域“中循环”、县域“大循环”),促进种养循环发展。打造新型无抗饲料添加剂加工企业集群区,力争工业饲料产能达到150万吨,产值达100亿元。加强草场改良与建设,秸秆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到15%,粮经饲作物达到10万亩以上。

    2.挖掘畜牧业拓展功能。开发生态养殖观光、科普、农家乐、斗牛、斗鸡、年猪宴等文化旅游功能,形成一批畜牧文化特色产品。以枝江市丰联佳沃牛郎山牛业小镇、夷陵区百里荒高山草原、长阳火烧坪百里牧旅走廊为典型示范,打造一批畜牧业主题公园、牧旅小镇。

    3.建设智慧畜牧。建立网络数字平台、远程诊断及全程监控服务平台,大力推广物联网+大数据智慧牧场模式。生猪生态养殖主推智能自动饲喂技术,智能饲喂设备实时监控猪群和自动化饲料饲喂,提高养殖户智能自动化管理水平,节省人工劳力。生猪、家禽规模养殖场主推物联网设备应用技术,通过感知舍内温度、湿度、有害气体、粪污产生量实现智能调控。牛羊等草食动物主推智能耳标应用技术,牛羊佩戴具有跟踪技术的耳标,实现无人工监视的新形式生态放养。建设智慧牧场150个,其中智慧猪场100个。

    aDPFecj583GwZ2nx.png

    (八)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1.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支持宜昌三峡畜牧产业园以建设现代畜牧业加工流通体系为目标,主动适应变调猪为调肉的市场变化,加强物流信息化、标准化建设,开拓区域市场,对接网上带货,构建对外链接体系,形成主产地到主销区的合作机制,打通面向全国的终端市场。

    2.构建畜产品市场流通新格局。围绕清平猪、双莲鸡、夷陵牛、宜昌白山羊、宜昌蜂蜜等特色畜产品,配套建设产地区域性专业市场和线上交易中心。支持大型屠宰加工、禽蛋龙头企业配套建设冷库、零售网点冷柜和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扩大配送半径。加快发展订单直销、网络直播、连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业态,到2025年畜产品年网络零售额达到50亿元。

    3.加快畜牧业“国际化”步伐。支持龙头企业积极引进发达国家畜牧业先进技术。引导市场主体与大中城市建立畜产品产销对接合作机制。以双圆禽蛋、丰联佳沃肉牛等供港澳畜产品为重点,创建一批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和企业,支持枝江、当阳优质蜂产品拓展出口外销渠道。

    cjMdSYrc33CKzYjm.png

    三、工作保障

    (一)建立工作机制。

    建立优质畜牧产业链联席会议工作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制定年度工作目标和责任清单,由领衔市领导担任联席会议召集人,研究审定优质畜牧产业链发展规划和重大事项,协调推进优质畜牧产业链重大项目建设。产业链牵头单位履行牵头抓总职责。市畜牧兽医中心切实瞄准优质畜牧产业链综合产值500亿元,加工产值200亿元目标任务,承担主职主责部门任务,具体抓好各项产业发展措施的落实落地。

    (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积极落实各项惠牧强牧政策,加大本级财政支持力度,切实落实用地、用电、用水、环保等扶持政策。开发多样化的畜牧业保险产品,完善风险救助机制。提升畜牧业普惠金融增信贷服务水平。

    (三)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

    压实各级各方防控责任,建立“宜荆荆恩”联防联控机制,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

    (四)建立良好营商环境。

    完善“互联网+监管”、“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出台《宜昌市城区牛羊定点屠宰管理办法》。加强企业服务指导,积极营造亲商、利商、安商的浓厚氛围。

    (五)加强考核督办。

    对优质畜牧产业链发展质效突出县市区,在有关项目安排时给予倾斜支持。对工作不力、排名靠后的县市区通报约谈,并作为重大项目申报的重要依据。

    来源:宜昌畜牧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