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区[切换]
  登录  |   注册
关注农村,深入农村,传播农村!

夷陵:和美上洋春意浓

综合 村管理员 发布 来源: 上洋村 浏览677次时间:2024-03-06 08:26

樱花大道繁花待放

三峡奇潭焕新开园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谢小青)阳春三月,宜昌市夷陵区黄花镇上洋村处处洋溢着春天的气息,十公里樱花长廊树密花稠,着急约见春天的花儿已经盛放,含蓄害羞的花骨朵儿含苞待放,一幅清新淡雅的花草春图即将落笔,万米樱花大道即将迎来最佳观赏期。

谁能想到这里曾经是“一条枯杠、山上无林、地下无矿、路似羊肠、水似浑汤、青年跑光、要想致富、没有希望”的上洋村。

“看不见脚上沾泥巴,看不见到处有垃圾。”这是上洋村为打造和美乡村制定的“两个看不见”目标。以洁塑形,打造干净整洁的和美乡村。该村凝聚“杜绝脏乱差、扮靓乡村靠你我他”的党群共识,形成“党员干部带头干、村民主动干”的长效机制。“扫干净、码整齐、收通豁。”这是28个共同缔造户对自家房前屋后、闲置空地“拆违清杂”的基本要求。

3月,村里的三峡奇潭景区焕新开园,迎来近万名游客前来踏青赏花,一座座白色的帐篷犹如花朵镶嵌在的草地上,三五老友席地而坐,静静地感受着浓浓的春天气息。

该景区由上洋村乡贤刘祖海于2014年回乡开发,累计投资5000多万元,流转农户土地500余亩,村集体以山林入股三峡奇潭,每年保底分红3万元。在他们的带动下,四川投资商冯春芬到上洋村投资3000万元,创办了松松养殖专业合作社,规划肉牛养殖规模1500头,年产值3000万元。

“村子有地、有人,就是没项目,经济发展不起来。”上洋村运用“思想回家、责任回家、资源回家”的“党员回家工作法”,形成“协商有余地、群众广参与、服务出成效”的长效机制,积极联系在外的乡贤能人,共商上洋村发展事宜。

宜昌弘洋集团公司创始人程世山是第一批回乡的党员,自2009年起,他先后捐款120万元帮助60户村民新房建设,解决村民饮水问题,摆脱“靠肩挑取水”的不便,集团内家乡人几乎占到了七成,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300多人。

同时,上洋还致力于打造中国雪茄第一村,建立“星火微茄”党小组,吸引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集约经营,以“党小组+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民”的经营模式共同缔造“富民产业”,预计2024年烟叶种植规模达到500亩。

“岁月如梭,时光荏苒,转瞬之间我们这批上海知青离开上洋已有四十多年了。在上洋插队的知青生活,令我们这批上海知青终生难忘。”早春,上洋知青广场文化墙上的一封信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

村委会会计黄华告诉笔者,写这封信的是在上洋插过队的知青顾江龙,如今在上海当工程师,去年春天还和其他知青组队回到上洋,直言变化太大了。

知晓许多如顾江龙一样的知青对上洋村情谊难忘,也是为了纪念那段特殊的岁月,村里修建了如今的“知青广场”,以文塑魂,形成“将特色及传统文化融进和美乡村建设”的长效机制,让上洋村的美除了颜值,更增内涵。

“嗨起来,香山情满怀,嗨起来,乡贤数艳海,宜居宜游生态美,康养福地享天籁。”正如上洋村歌中唱的一样,一幅和美乡村的幸福上洋画卷已徐徐展开。

责任编辑:张国荣

评论0

    夷陵:和美上洋春意浓

    综合 村管理员 发布 上洋村 2024-03-06 08:26

    樱花大道繁花待放

    三峡奇潭焕新开园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谢小青)阳春三月,宜昌市夷陵区黄花镇上洋村处处洋溢着春天的气息,十公里樱花长廊树密花稠,着急约见春天的花儿已经盛放,含蓄害羞的花骨朵儿含苞待放,一幅清新淡雅的花草春图即将落笔,万米樱花大道即将迎来最佳观赏期。

    谁能想到这里曾经是“一条枯杠、山上无林、地下无矿、路似羊肠、水似浑汤、青年跑光、要想致富、没有希望”的上洋村。

    “看不见脚上沾泥巴,看不见到处有垃圾。”这是上洋村为打造和美乡村制定的“两个看不见”目标。以洁塑形,打造干净整洁的和美乡村。该村凝聚“杜绝脏乱差、扮靓乡村靠你我他”的党群共识,形成“党员干部带头干、村民主动干”的长效机制。“扫干净、码整齐、收通豁。”这是28个共同缔造户对自家房前屋后、闲置空地“拆违清杂”的基本要求。

    3月,村里的三峡奇潭景区焕新开园,迎来近万名游客前来踏青赏花,一座座白色的帐篷犹如花朵镶嵌在的草地上,三五老友席地而坐,静静地感受着浓浓的春天气息。

    该景区由上洋村乡贤刘祖海于2014年回乡开发,累计投资5000多万元,流转农户土地500余亩,村集体以山林入股三峡奇潭,每年保底分红3万元。在他们的带动下,四川投资商冯春芬到上洋村投资3000万元,创办了松松养殖专业合作社,规划肉牛养殖规模1500头,年产值3000万元。

    “村子有地、有人,就是没项目,经济发展不起来。”上洋村运用“思想回家、责任回家、资源回家”的“党员回家工作法”,形成“协商有余地、群众广参与、服务出成效”的长效机制,积极联系在外的乡贤能人,共商上洋村发展事宜。

    宜昌弘洋集团公司创始人程世山是第一批回乡的党员,自2009年起,他先后捐款120万元帮助60户村民新房建设,解决村民饮水问题,摆脱“靠肩挑取水”的不便,集团内家乡人几乎占到了七成,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300多人。

    同时,上洋还致力于打造中国雪茄第一村,建立“星火微茄”党小组,吸引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集约经营,以“党小组+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民”的经营模式共同缔造“富民产业”,预计2024年烟叶种植规模达到500亩。

    “岁月如梭,时光荏苒,转瞬之间我们这批上海知青离开上洋已有四十多年了。在上洋插队的知青生活,令我们这批上海知青终生难忘。”早春,上洋知青广场文化墙上的一封信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

    村委会会计黄华告诉笔者,写这封信的是在上洋插过队的知青顾江龙,如今在上海当工程师,去年春天还和其他知青组队回到上洋,直言变化太大了。

    知晓许多如顾江龙一样的知青对上洋村情谊难忘,也是为了纪念那段特殊的岁月,村里修建了如今的“知青广场”,以文塑魂,形成“将特色及传统文化融进和美乡村建设”的长效机制,让上洋村的美除了颜值,更增内涵。

    “嗨起来,香山情满怀,嗨起来,乡贤数艳海,宜居宜游生态美,康养福地享天籁。”正如上洋村歌中唱的一样,一幅和美乡村的幸福上洋画卷已徐徐展开。

    责任编辑:张国荣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