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区[切换]
  登录  |   注册
关注农村,深入农村,传播农村!

夷陵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乡旅 村管理员 发布 来源: 法官泉村 浏览1335次时间:2017-09-05 00:00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国土面积3424平方公里,辖11个乡镇、1个街道、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试验区,176个村和19个社区,52万人,是宜昌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区市区,被誉为“中国非金属矿之乡、中国桔都茶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观赏石之乡”。

  近年来,夷陵区坚持以城乡统筹发展为主线,把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大力推进三大产业跨界配置、互相渗透、交叉重组,促进了农业功能的外延化、农民增收的多元化、农村发展得现代化、农村环境生态化。全区已建成并对外开放景区(点)18处,其中国家5A级景区2个,4A级景区4个、3A级景区3个;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2个,省级以上休闲农业示范点有3个,市级休闲农业示范点5个;建成国家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和湖北旅游名镇1个,中国乡村旅游示范村1个,中国最美休闲乡村1个,湖北旅游名村2个;星级农家乐505家。

  一、发展成效

   1、产业实。从第一产业看,夷陵区是全国知名的桔都茶乡酒城,柑桔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省第1位,茶叶产量居全省第4位,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从第二产业看,全区培育了食品饮料、机械电子、化工医药、新型建材、新型包装等支柱产业。全区拥有稻花香、清样、关公坊等10个本土中国驰名商标。2016年全区规模工业产值过1135亿元。从第三产业看,旅游资源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具有垄断性和唯一性的“四个一”,即:一座坝,三峡大坝;一棵树,被称为“史上最干净的爱情”的《山楂树之恋》发生地,著名的山楂树就在我区;一条鱼,中华鲟是“长江活化石”;一个家,三峡人家。目前,我区是唯一一个有2个5A景区的区。2016年全区接待游客首次突破10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00亿元。

   2、资源富。夷陵区是湖北省“一江两山”旅游区中长江与神农架旅游区的结合部,也是湖北省长江三峡国际旅游目的地发展与控制性规划的核心区和湖北省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重点规划发展的核心区。集名山秀峰、奇特地貌、珍稀生物、历史遗迹、民俗风情、现代工程于一体,境内有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的长江三峡西陵峡风光,有举世独有的长江三峡大坝和葛洲坝工程,有世界地质界确认的震旦纪、寒武纪地质标准剖面点等等,其中的两坝一峡风光被国家旅游局誉为“中国顶级、世界精品”,三峡工程专用公路被世人誉为“世界桥梁和隧道博物馆”。

   3、势头火。近几年来,夷陵区深耕农业资源、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美丽乡村,出台奖励政策支持和鼓励农家乐、休闲农庄、家庭农场、农业示范园等发展,休闲农业发展如火如荼,产业规模迅速壮大。全区休闲农庄、赏花休闲点、农家乐、家庭农场、休闲采摘庄园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点达到720家,其中,全国和省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3个,市级休闲农业示范点2个(其中2014-2016年我区申报市级休闲农业示范点13家,占全市33家的40%)、全国特色旅游名镇1个、湖北省旅游名村2个、农家乐500多家,其中五星级2家,四星级3家,三星级15家。

   4、文化浓。全国第二座以柑橘和橘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中国三峡柑橘博物馆于2015年10月16日在夷陵区开馆,占地1万多平方米,展出三百多幅图片和一百多件实物,馆藏“橘监”、“严道橘丞”、“上林丞印”和“橘鉴”4枚汉代封泥复制品,集中展示了三峡地区柑橘产业的文物史料、历史进程和产业现状,广受中外游客青睐,桔旅持续升温。夷陵是中国古老的茶文化中心之一,被宜昌县令欧阳修誉为“陆羽《茶经》第一州”,为弘扬茶文化,全区提出建设“三峡茶谷”战略构想,打造产业融合发展的峡江之谷、产业之谷、文化之谷、科技之谷、创新之谷、生态之谷,建成后将形成“高峡平湖、水上茶乡”的特有胜景,2016年三峡茶谷路线成功入选全国首批十条茶乡之旅特色路线。

   5、特色足。夷陵区结合地理特点、区位优势、文化底蕴、生态环境和农业特色,形成了“茶色生香”宜大线茶乡观光体验游,“怪石野趣”奇石观光科普游,“橘海稻香”户外休闲运动游,“陌上花田”分乡多彩田园游,“草原牧歌”百里荒度假养生游和“林海峡瀑”黄柏河氧吧健康游等六条休闲农业精品旅游路线。先后发展形成了一批业态丰富、功能多元、特色各异的休闲农业类型,涌现出一大批优质休闲农业品牌。湖北星翔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不仅发展柑桔种植、加工的“工农互补”模式,壮大休闲采摘的“农旅融合”产业,同时大胆“触电”经营、“鼠标”管园,着力发展电子商务和物联网技术,实现传统农业与“互联网”大跨界、一二三产大融合,成为全区休闲农业领军企业。

  6、活动多。夷陵区以“春之语、夏之梦、秋之韵、冬之恋”四季为基调,广泛开展游乡村美景、品乡村菜肴、观民俗表演、相亲交友、农产品展销、花模走秀以及摄影大赛等活动。先后举办了“玩转富裕山、醉爱樱桃红”樱桃采摘节,“魅力峡江、乐山乐水”、“我到乐天溪打板栗”大型比赛,“醉美秋果、全程猕恋”猕猴桃休闲采摘园开园仪式,背马山桃花节,梦源农场、梦里老家农场蓝莓采摘节,80后葡萄园葡萄采摘季,云中花海赏花、百里荒、西塞国、香景源自驾游避暑,“醉美金秋夷陵红”柑橘采摘和红叶观赏之旅体验以及“夷陵味道年猪节”和“冰雪嘉年华”等活动,贯穿全年农耕农事始末。

  二、主要做法

  1.围绕发展抓规划。全区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于过评审;“十三五”旅游专项规划大纲初稿形成,目前正在征求意见。“十三五”期间,全区拟规划建设太阳山生态休闲旅游区、官庄、文仙洞生态乡村休闲旅游区等旅游项目54个,总投资447亿元。其中引擎项目9个,重点项目20个,支撑项目25个;重点线路和重要节点规划进展顺利。

  2.围绕重点抓建设。围绕景区提档升级抓建设。三峡大瀑布景区5A创建投入资金2800多万元,百里荒4A景区创建累计投入资金1.5亿元;围绕续建项目抓进度。王家坪换乘中心主体工程完工;围绕重点项目抓招商、促融资、做规划。目前有9个项目进入招商库,吸引20多家企业前来洽谈,三峡晓峰旅游集团与三峡工行签订1.5亿旅游升级改造项目;围绕公共服务设施抓配套。全区投资近3亿元,对城区道路进行了改造建设,建成免费停车泊位1096个,收费停车泊位1100个。

  3.围绕融合抓乡村旅游。通过摸家底、编规划,推线路、建规范,搞配套、促投资,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目前,六条精品乡村旅游线路正在着力打造之中;全区已申报和正在策划的乡村旅游项目多达40多个,投资金额近400亿。

  4.围绕市场抓促销。一是借助节会抓促销。借助乡村游启动仪式、华中博览会、茶文化艺术节、柑桔节等节会开展宣传;二是借助活动抓促销。组织开展“春之语、夏之梦、秋之韵、冬之恋”四大系列23项子活动;三是借助新媒体抓宣传。组织开展两期微博达人体验活动,吸引大量中、短程游客到乡村旅游;四是借助其他媒介抓宣传。完成了“四个一”:拍摄一部旅游宣传片、一部旅游微电影《爱在山水间》,编印一本乡村游指南、一张自驾游导览图。

  5.围绕服务抓监管。加大行业管理力度,狠抓旅游安全管理,联合开展旅游市场秩序专项检查和整治活动,纠正不良或不规范行为8起,妥善处理旅游投诉35件。同时启动文明旅游行动。

  三、主要问题

  1、同质化严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各地会因缺乏休闲农业园区而积极投资上马,往往没有进行科学论证和规划,建成后不能吸引有闲人士。尽管各地对休闲农业有一定的市场需求,然而并不是什么地方都可以适合发展休闲农业,各企业盲目开发造成同质化严重。

  2、品位不高。许多休闲农业园区缺少特色的文化品位,缺乏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农业科技等,而且还缺乏对植物资源和动物资源的应用,园区要么有作物,而没有树木花草;要么有家禽家畜,却没有玩赏动物。总的来说,目前我区休闲农业缺少品牌园区,除少数国家级的风景名胜区外,其他园区都存在品位不高的问题。

  3、生物资源贫乏。到休闲农业园区不是看人、看建筑、看厅堂、看饭店,凡到这里来都是对农作物、果树、花草等比较容易产生兴趣。所以动植物资源是否丰富,是吸引有闲人士的关键因素。没有丰富多样的动植物支撑,也就无休闲农业可谈。然而,各单位建设中急功近利,没有把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引入园区,而是单一的一种果树,几块农田,不足以吸引市民前往。

   4、缺乏文化底蕴。休闲农业不能只停留在观赏、采摘的表象繁荣上,必须挖掘民族文化中丰富的内涵。我国是一个农业文明古国,有着丰富和农业文化遗产,其中农耕文化、餐饮文化、茶文化、酒文化、花文化、鸟文化、服饰文化、装饰文化、戏曲文化和古传工艺文化等,而且大量蕴藏在民间,可供休闲农业的开发和利用,然而在这方面的研究和挖掘工作滞后,且没有纳入到发展休闲农业的建设的议程中。

来源:宜昌市农业农村局

评论0

    夷陵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乡旅 村管理员 发布 法官泉村 2017-09-05 00:00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国土面积3424平方公里,辖11个乡镇、1个街道、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试验区,176个村和19个社区,52万人,是宜昌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区市区,被誉为“中国非金属矿之乡、中国桔都茶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观赏石之乡”。

      近年来,夷陵区坚持以城乡统筹发展为主线,把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大力推进三大产业跨界配置、互相渗透、交叉重组,促进了农业功能的外延化、农民增收的多元化、农村发展得现代化、农村环境生态化。全区已建成并对外开放景区(点)18处,其中国家5A级景区2个,4A级景区4个、3A级景区3个;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2个,省级以上休闲农业示范点有3个,市级休闲农业示范点5个;建成国家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和湖北旅游名镇1个,中国乡村旅游示范村1个,中国最美休闲乡村1个,湖北旅游名村2个;星级农家乐505家。

      一、发展成效

       1、产业实。从第一产业看,夷陵区是全国知名的桔都茶乡酒城,柑桔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省第1位,茶叶产量居全省第4位,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从第二产业看,全区培育了食品饮料、机械电子、化工医药、新型建材、新型包装等支柱产业。全区拥有稻花香、清样、关公坊等10个本土中国驰名商标。2016年全区规模工业产值过1135亿元。从第三产业看,旅游资源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具有垄断性和唯一性的“四个一”,即:一座坝,三峡大坝;一棵树,被称为“史上最干净的爱情”的《山楂树之恋》发生地,著名的山楂树就在我区;一条鱼,中华鲟是“长江活化石”;一个家,三峡人家。目前,我区是唯一一个有2个5A景区的区。2016年全区接待游客首次突破10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00亿元。

       2、资源富。夷陵区是湖北省“一江两山”旅游区中长江与神农架旅游区的结合部,也是湖北省长江三峡国际旅游目的地发展与控制性规划的核心区和湖北省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重点规划发展的核心区。集名山秀峰、奇特地貌、珍稀生物、历史遗迹、民俗风情、现代工程于一体,境内有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的长江三峡西陵峡风光,有举世独有的长江三峡大坝和葛洲坝工程,有世界地质界确认的震旦纪、寒武纪地质标准剖面点等等,其中的两坝一峡风光被国家旅游局誉为“中国顶级、世界精品”,三峡工程专用公路被世人誉为“世界桥梁和隧道博物馆”。

       3、势头火。近几年来,夷陵区深耕农业资源、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美丽乡村,出台奖励政策支持和鼓励农家乐、休闲农庄、家庭农场、农业示范园等发展,休闲农业发展如火如荼,产业规模迅速壮大。全区休闲农庄、赏花休闲点、农家乐、家庭农场、休闲采摘庄园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点达到720家,其中,全国和省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3个,市级休闲农业示范点2个(其中2014-2016年我区申报市级休闲农业示范点13家,占全市33家的40%)、全国特色旅游名镇1个、湖北省旅游名村2个、农家乐500多家,其中五星级2家,四星级3家,三星级15家。

       4、文化浓。全国第二座以柑橘和橘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中国三峡柑橘博物馆于2015年10月16日在夷陵区开馆,占地1万多平方米,展出三百多幅图片和一百多件实物,馆藏“橘监”、“严道橘丞”、“上林丞印”和“橘鉴”4枚汉代封泥复制品,集中展示了三峡地区柑橘产业的文物史料、历史进程和产业现状,广受中外游客青睐,桔旅持续升温。夷陵是中国古老的茶文化中心之一,被宜昌县令欧阳修誉为“陆羽《茶经》第一州”,为弘扬茶文化,全区提出建设“三峡茶谷”战略构想,打造产业融合发展的峡江之谷、产业之谷、文化之谷、科技之谷、创新之谷、生态之谷,建成后将形成“高峡平湖、水上茶乡”的特有胜景,2016年三峡茶谷路线成功入选全国首批十条茶乡之旅特色路线。

       5、特色足。夷陵区结合地理特点、区位优势、文化底蕴、生态环境和农业特色,形成了“茶色生香”宜大线茶乡观光体验游,“怪石野趣”奇石观光科普游,“橘海稻香”户外休闲运动游,“陌上花田”分乡多彩田园游,“草原牧歌”百里荒度假养生游和“林海峡瀑”黄柏河氧吧健康游等六条休闲农业精品旅游路线。先后发展形成了一批业态丰富、功能多元、特色各异的休闲农业类型,涌现出一大批优质休闲农业品牌。湖北星翔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不仅发展柑桔种植、加工的“工农互补”模式,壮大休闲采摘的“农旅融合”产业,同时大胆“触电”经营、“鼠标”管园,着力发展电子商务和物联网技术,实现传统农业与“互联网”大跨界、一二三产大融合,成为全区休闲农业领军企业。

      6、活动多。夷陵区以“春之语、夏之梦、秋之韵、冬之恋”四季为基调,广泛开展游乡村美景、品乡村菜肴、观民俗表演、相亲交友、农产品展销、花模走秀以及摄影大赛等活动。先后举办了“玩转富裕山、醉爱樱桃红”樱桃采摘节,“魅力峡江、乐山乐水”、“我到乐天溪打板栗”大型比赛,“醉美秋果、全程猕恋”猕猴桃休闲采摘园开园仪式,背马山桃花节,梦源农场、梦里老家农场蓝莓采摘节,80后葡萄园葡萄采摘季,云中花海赏花、百里荒、西塞国、香景源自驾游避暑,“醉美金秋夷陵红”柑橘采摘和红叶观赏之旅体验以及“夷陵味道年猪节”和“冰雪嘉年华”等活动,贯穿全年农耕农事始末。

      二、主要做法

      1.围绕发展抓规划。全区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于过评审;“十三五”旅游专项规划大纲初稿形成,目前正在征求意见。“十三五”期间,全区拟规划建设太阳山生态休闲旅游区、官庄、文仙洞生态乡村休闲旅游区等旅游项目54个,总投资447亿元。其中引擎项目9个,重点项目20个,支撑项目25个;重点线路和重要节点规划进展顺利。

      2.围绕重点抓建设。围绕景区提档升级抓建设。三峡大瀑布景区5A创建投入资金2800多万元,百里荒4A景区创建累计投入资金1.5亿元;围绕续建项目抓进度。王家坪换乘中心主体工程完工;围绕重点项目抓招商、促融资、做规划。目前有9个项目进入招商库,吸引20多家企业前来洽谈,三峡晓峰旅游集团与三峡工行签订1.5亿旅游升级改造项目;围绕公共服务设施抓配套。全区投资近3亿元,对城区道路进行了改造建设,建成免费停车泊位1096个,收费停车泊位1100个。

      3.围绕融合抓乡村旅游。通过摸家底、编规划,推线路、建规范,搞配套、促投资,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目前,六条精品乡村旅游线路正在着力打造之中;全区已申报和正在策划的乡村旅游项目多达40多个,投资金额近400亿。

      4.围绕市场抓促销。一是借助节会抓促销。借助乡村游启动仪式、华中博览会、茶文化艺术节、柑桔节等节会开展宣传;二是借助活动抓促销。组织开展“春之语、夏之梦、秋之韵、冬之恋”四大系列23项子活动;三是借助新媒体抓宣传。组织开展两期微博达人体验活动,吸引大量中、短程游客到乡村旅游;四是借助其他媒介抓宣传。完成了“四个一”:拍摄一部旅游宣传片、一部旅游微电影《爱在山水间》,编印一本乡村游指南、一张自驾游导览图。

      5.围绕服务抓监管。加大行业管理力度,狠抓旅游安全管理,联合开展旅游市场秩序专项检查和整治活动,纠正不良或不规范行为8起,妥善处理旅游投诉35件。同时启动文明旅游行动。

      三、主要问题

      1、同质化严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各地会因缺乏休闲农业园区而积极投资上马,往往没有进行科学论证和规划,建成后不能吸引有闲人士。尽管各地对休闲农业有一定的市场需求,然而并不是什么地方都可以适合发展休闲农业,各企业盲目开发造成同质化严重。

      2、品位不高。许多休闲农业园区缺少特色的文化品位,缺乏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农业科技等,而且还缺乏对植物资源和动物资源的应用,园区要么有作物,而没有树木花草;要么有家禽家畜,却没有玩赏动物。总的来说,目前我区休闲农业缺少品牌园区,除少数国家级的风景名胜区外,其他园区都存在品位不高的问题。

      3、生物资源贫乏。到休闲农业园区不是看人、看建筑、看厅堂、看饭店,凡到这里来都是对农作物、果树、花草等比较容易产生兴趣。所以动植物资源是否丰富,是吸引有闲人士的关键因素。没有丰富多样的动植物支撑,也就无休闲农业可谈。然而,各单位建设中急功近利,没有把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引入园区,而是单一的一种果树,几块农田,不足以吸引市民前往。

       4、缺乏文化底蕴。休闲农业不能只停留在观赏、采摘的表象繁荣上,必须挖掘民族文化中丰富的内涵。我国是一个农业文明古国,有着丰富和农业文化遗产,其中农耕文化、餐饮文化、茶文化、酒文化、花文化、鸟文化、服饰文化、装饰文化、戏曲文化和古传工艺文化等,而且大量蕴藏在民间,可供休闲农业的开发和利用,然而在这方面的研究和挖掘工作滞后,且没有纳入到发展休闲农业的建设的议程中。

    来源:宜昌市农业农村局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