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区[切换]
  登录  |   注册
关注农村,深入农村,传播农村!

乡村医生:大山深处的健康“守护者”

综合 蛟龙寺村管理员 发布 来源: 蛟龙寺村 浏览843次时间:2024-08-14 08:58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熊伟、魏妤婕、吴昊、鄢若琪)青春的样子是扎根田野,服务乡村振兴。乡村医生,承担着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一度因为队伍老龄化、后继乏人,成为乡村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拦路石”。近年来,夷陵区培养了一批大学生村医,这群20多岁的年轻人成了村民们的健康“守护者”。

下堡坪乡蛟龙寺村地处下堡坪乡北部,全村版图面积21.2平方公里,平均海拔900米左右。全村共有9个村民小组、694户、总人口2229人。村民们以种植茶叶、天麻为主要经济来源。李万东就是这个村的一名大学生村医,他和另一名老医生共同承担着卫生室的工作,走村串户巡诊成了他们的家常便饭。该村二组村民李先富、何清珍夫妇身患慢性疾病,常年需要服药,定期需要检查。由于子女不在身边,日常的健康管理落在了李万东的身上。

提起李万东,李先富满脸感激,“我们老两口身体都不好,李医生经常打电话询问用药情况,从我家门口路过还要进来看看我们。”何清珍对李万东也有说不完的感谢,“无论什么时候去找他,他都很有耐心,还再三叮嘱要按时喝药,不能暴晒,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

2017年,李万东毅然决然地选择填报委托培养大学生村医专业,2020年大学毕业后回到了家乡蛟龙寺村当上了一名村医,一干就是四年。李万东的工作主要是为辖区村民进行简单的医疗服务和诊治,同时向村民科普一些健康知识,对慢性病进行随访。

下堡坪乡蛟龙寺村村民宋正东说,“我们身体不舒服打个电话他就来了,很有耐心,很关心我们。”

乡村医生的工作十分平凡而枯燥,村卫生室、村民家庭之间两点一线是他每天的工作模式。他需要热忱地对待每位患者,耐心听取病人描述病情,急病人之所急,细致诊查每位患者。不管寒冬还是酷暑,白天还是夜晚,刮风还是下雨,他都是随叫随到,从未有过任何怨言。时间一长,李万东服务群众的点滴,大家伙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下堡坪乡蛟龙寺村村民何爱民说,“年事已高的村民来看病,李万东立马上前搀扶,路途遥远的患者他自己骑车送回家,非常贴心。”

在村卫生室,老医生黄成明擅长中医诊疗,而李万东医学理论知识丰富,他们相互学习,说不清谁是师傅谁是徒弟。“他的理论知识比我扎实,尤其是西医和健康知识很多时候我还要问他,他也经常向我请教请教中草药辨认和应用、如何与病人沟通等方面的问题,是个很虚心的年轻人。”黄成明说道。

这些年李万东早已熟知每位村民的住址,掌握他们的健康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帮助村民树立了正确的健康观念,教会他们如何预防疾病。他积极阳光、乐于助人,是村民眼中的“热心肠”,是同事眼中的“小太阳”,是领导眼中的“好帮手”。

下堡坪乡卫生院副院长熊义广说:“作为九零后大学生村医,李万东没有娇惯之气,分配到卫生室之后用自己的坚持和努力,迅速与群众打成一片,得到了村民们的一致好评。大学生村医的加入,通过健康宣教急诊急救等方面,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带动了基层医疗水平的提升。”

目前,夷陵区乡村医生人才短缺、年龄结构偏大。为让村医“招得来、留得住、干得好”,自2014年开始,夷陵区启动实施了乡村医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工程。截至2023年,全区累计定向培养大学生村医230名,当前在校20人,毕业在岗183人,其中有30名优秀大学生村医通过了全区卫健系统招聘考试,纳入全区事业单位编制管理。区卫健部门先后出台了老年乡村医生生活补助、在岗乡村医生养老保险补助、村卫生室管理办法和大学生村医管理办法等系列政策,乡村医生队伍建设配备明显优化,人员队伍持续稳定。

责任编辑:张玉婷

评论0

    乡村医生:大山深处的健康“守护者”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熊伟、魏妤婕、吴昊、鄢若琪)青春的样子是扎根田野,服务乡村振兴。乡村医生,承担着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一度因为队伍老龄化、后继乏人,成为乡村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拦路石”。近年来,夷陵区培养了一批大学生村医,这群20多岁的年轻人成了村民们的健康“守护者”。

    下堡坪乡蛟龙寺村地处下堡坪乡北部,全村版图面积21.2平方公里,平均海拔900米左右。全村共有9个村民小组、694户、总人口2229人。村民们以种植茶叶、天麻为主要经济来源。李万东就是这个村的一名大学生村医,他和另一名老医生共同承担着卫生室的工作,走村串户巡诊成了他们的家常便饭。该村二组村民李先富、何清珍夫妇身患慢性疾病,常年需要服药,定期需要检查。由于子女不在身边,日常的健康管理落在了李万东的身上。

    提起李万东,李先富满脸感激,“我们老两口身体都不好,李医生经常打电话询问用药情况,从我家门口路过还要进来看看我们。”何清珍对李万东也有说不完的感谢,“无论什么时候去找他,他都很有耐心,还再三叮嘱要按时喝药,不能暴晒,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

    2017年,李万东毅然决然地选择填报委托培养大学生村医专业,2020年大学毕业后回到了家乡蛟龙寺村当上了一名村医,一干就是四年。李万东的工作主要是为辖区村民进行简单的医疗服务和诊治,同时向村民科普一些健康知识,对慢性病进行随访。

    下堡坪乡蛟龙寺村村民宋正东说,“我们身体不舒服打个电话他就来了,很有耐心,很关心我们。”

    乡村医生的工作十分平凡而枯燥,村卫生室、村民家庭之间两点一线是他每天的工作模式。他需要热忱地对待每位患者,耐心听取病人描述病情,急病人之所急,细致诊查每位患者。不管寒冬还是酷暑,白天还是夜晚,刮风还是下雨,他都是随叫随到,从未有过任何怨言。时间一长,李万东服务群众的点滴,大家伙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下堡坪乡蛟龙寺村村民何爱民说,“年事已高的村民来看病,李万东立马上前搀扶,路途遥远的患者他自己骑车送回家,非常贴心。”

    在村卫生室,老医生黄成明擅长中医诊疗,而李万东医学理论知识丰富,他们相互学习,说不清谁是师傅谁是徒弟。“他的理论知识比我扎实,尤其是西医和健康知识很多时候我还要问他,他也经常向我请教请教中草药辨认和应用、如何与病人沟通等方面的问题,是个很虚心的年轻人。”黄成明说道。

    这些年李万东早已熟知每位村民的住址,掌握他们的健康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帮助村民树立了正确的健康观念,教会他们如何预防疾病。他积极阳光、乐于助人,是村民眼中的“热心肠”,是同事眼中的“小太阳”,是领导眼中的“好帮手”。

    下堡坪乡卫生院副院长熊义广说:“作为九零后大学生村医,李万东没有娇惯之气,分配到卫生室之后用自己的坚持和努力,迅速与群众打成一片,得到了村民们的一致好评。大学生村医的加入,通过健康宣教急诊急救等方面,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带动了基层医疗水平的提升。”

    目前,夷陵区乡村医生人才短缺、年龄结构偏大。为让村医“招得来、留得住、干得好”,自2014年开始,夷陵区启动实施了乡村医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工程。截至2023年,全区累计定向培养大学生村医230名,当前在校20人,毕业在岗183人,其中有30名优秀大学生村医通过了全区卫健系统招聘考试,纳入全区事业单位编制管理。区卫健部门先后出台了老年乡村医生生活补助、在岗乡村医生养老保险补助、村卫生室管理办法和大学生村医管理办法等系列政策,乡村医生队伍建设配备明显优化,人员队伍持续稳定。

    责任编辑:张玉婷

    评论0

      0.26601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