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区[切换]
  登录  |   注册
关注农村,深入农村,传播农村!

岁月“场”在

综合 鄢家河村管理员 发布 来源: 鄢家河村 浏览788次时间:2024-08-03 08:46

讲述地名故事,传承民间文化,弘扬夷陵精神。由夷陵区融媒体中心、湖北大老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夷陵区文联倾力联办的“大老岭杯”【说古道今·地名传说】栏目,今天推出第十七期《岁月“场”在》:

“场”字

本指平坦的空地

用于地名时

则带有人们赶集之地的意思

今天就来说说

夷陵这些“场”字地名

在岁月长河中的印记

黄花场

黄花场,位于夷陵区黄花镇,原名黄家场,是因黄姓人多而得名。那么,黄家场是怎么改成了黄花场呢?

黄花镇

原来,日军入侵宜昌后,驻扎在分乡的二十六集团军第三十二军一四一师奉命参加“收复宜昌,支援湖南”的重要战役,每次战斗都要牺牲很多将士,牺牲将士的遗体从战场上运回来,因条件限制,大都临时草草埋在黄家场和军田坝一带。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十月,第六战区司令长官陈诚决定给一四一师抗日阵亡将士建一个公墓。一四一师决定由副师长唐竺仙全权负责选址督建。唐副师长带领部分军官,骑马从分乡到黄家场沿途查看,走到现在的黄花镇政府所在地,看到这里背后有起伏的青山,前面有宽阔的大路,四周有小河环绕,是建公墓的好地方,当即决定把公墓建在黄家场。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底,公墓动工,一四一师抽调了一个工兵营参建,石匠都是征集的黄花、分乡、雾渡河、龙泉铺本地的人。凡是走过路过的人,都要尽义务搬运三趟砖石,时任宜昌县县长卢邦俭专门去参加搬运石头。
据黄花镇军田坝村1925年出生的老人王德禄讲,他当年曾是一四一师副师长唐竺仙的警卫员,亲手参加修建过公墓,公墓规模很大,牌楼宏伟,大门气派,场坝宽阔,平台、望乡台、招魂台等建筑物引人注目。牌楼以条石为基础,青砖瓦顶。大门两侧有两副挽联,一副是陆军总司令顾祝同题的“一堆白骨千年颂,两地黄花万代香”,另一副是国防部长白崇禧题的“千年留碧血,两地挺黄花”。平台、望乡台、招魂台等公墓建筑物上,还有蒋介石、冯玉祥、何应钦等政要人物的题词。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秋公墓完工后,举行了一个大规模、高规格的追悼会,很多军地高官出席。追悼会上,唐副师长宣布,把“黄家场”改为“黄花场”。他说:“广东有个黄花岗,湖北有个黄花场,两处黄花埋尸骨,两地黄花格外香。”这就是黄花场的来历。

宜昌北大门

如今黄花场是黄花集镇中心的一个社区,通过持续开展“增彩焕新”行动,集镇功能不断完善,环境面貌日新月异,已成为宜昌北大门的靓丽窗口。

分乡场

分乡场,位于分乡镇,地处宜保公路线上,从1949年起,分乡场就一直是分乡区、公社、镇政府机关所在地。分乡场的地名,是由枫橡场演变而来。

分乡场

分乡场自古就是交通驿站和军事要地。早在明代,这里就有人居住。相传明末清初,朝廷大移民,一刘姓男子带着家人落籍在今分乡场,刘姓人生得聪明,而且又很勤劳,先是搭窝棚居住,开荒种地,后在这里娶妻生子,繁衍生息。

这个刘姓人经常到太阳山砍柴,看到山上有种灰褐色树皮的落叶乔木,名为枫橡树,高达几十米,胸径最大的将近一米,而且耐干旱,一到秋天,满树红叶,格外耀眼。他很喜欢这种枫橡树,就挖了几棵树苗带回家栽在屋旁。至清朝中期,有三棵枫橡树长至水桶粗,来往行人喜欢在树下歇荫、乘凉,枫橡树的名气渐渐由近及远。
清朝中期,东湖县官府修建的通往雾渡河、远安的骡马大道从枫橡树前面经过,枫橡树下面成了过往行人歇脚、喝水、吃干粮的地方。刘姓人在枫橡树下陆续开茶馆、饭店、旅店、商店,附近的老百姓也拿些山货土产到树下来卖,枫橡树下形成了小集市。山里人称赶集为赶场,于是就称这里为枫橡场。
随着时间的推移,枫橡树下的集市越来越大,在这里做生意的人发迹了,相继兴建土木结构的房子,面墙安活动木板,白天拿掉木板,在窗口做买卖,晚上套严木板,关闭窗户停业休息。很快,商户的房子一家连着一家,形成了房子高低不一、门面大小不等的对合街,枫橡场成了当然的驿站和物资集散地。
大约清朝晚期至民国初期,人们因受战乱之苦,要赶时间走路,说话、写字越简单越好,不知是谁最先把枫橡场说成或写成了分乡场,于是就有了分乡场这一地名,并且一直使用到如今。

分乡场木桥

据袁国悦所著《分乡民俗志》载,分乡场的商贸活动,旧时十分红火,至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分乡场是宜昌县八大繁华集市之一,已形成“双日集”,集市上粮行花行猪行牛行,行行兴旺;榨坊染坊酒坊面坊,坊坊昌盛。日军侵占宜昌后,宜昌城区及鸦鹊岭、龙泉一些商户退至分乡,分乡场工商户高达三百多家。分乡场的木桥1940年被日机炸毁,1946年民众按原样修复。

分乡场社区

如今的分乡场社区是分乡镇的经济文化中心,近年以集镇改造为契机,不断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刷新集镇社区颜值,成为宜保线上的美丽风景。

张家场

张家场,原是小溪塔街道的行政村,后属夷陵经济开发区,今属夷陵东城试验区。过去,曾设有张家场公社、区公所。张家场的地名,与张姓人和地方工商业的发展相关。

相传清初年间,部分张姓人家集中居住在今张家场旁一个冲里,故得名张家冲。至光绪年间,乡民张宏思在冲口开了一间日用杂货铺,并在店铺里置机织布,当地人便称此处为张家店子。以后,乡民胡鹏程在此开饮食店,汉流大哥胡秀锋开花行、粮行、杂货铺,胡汉臣开饭馆、茶馆,胡姓多人在此开店,被当地人称为“胡半头”。接着,当地人高国梁、高国栋、张铁匠、王幺铁匠等人开了三个铁匠铺,外号张跛子的人开剃头铺,胡秀三开药铺、办私塾,安明良开杀猪行,邓渭川开诊所。至民国初期,各种店铺不断增加,经营范围相应扩大,仅商铺就有10多家,形成了对合街。当地人习惯称街道和集市为场,从此人们就称张家冲为张家场。
据资料记载,1935年农历五月初五这天,张家场屠行批发零售五十七头猪羊,创张家场集市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随着时间的推移,加上这里地处龙泉、分乡等地要道,张家场的名声越来越大。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农历腊月十一上午,侵华日军进入张家场扫荡,商铺物资被抢掠一空,日军纵火将所有店铺烧毁,还杀害六人,百年的商贸市场毁于一旦。

鄢家河村

陈埫坪村

新中国成立后,张家场又兴旺发达起来。如今,原张家场公社所在地已成为鄢家河村集市区域,原张家场村则合并到陈埫坪村。

新场

新场,在鸦鹊岭镇西部,是一个行政村名,过去设有新场公社、管理区等机构。新场地名,有百把年历史。

新场村

明朝时期,新场周围遍生芭王草。芭王草生命力极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在芭王草生长最稠密的简垱河转弯处,有人顺河边修了几间土房屋,卖些山货土产、针头麻线之类的小物件,被当地人们称为芭王店,现在还可见芭王店一些残垣断壁。
到了清朝,芭王店由于人口集中,加之交通便利,当地老百姓的柴、米、油、盐都可在此购买,催生了最初的繁荣。不到几年,芭王店就变成了对合街。街上有商店、药铺、榨坊、轧花坊,还有米行,自然而然形成了集市。芭王店也是当年自东向西进入宜昌的交通要道,络绎不绝的骡马车队曾是乡村一景。当时流传着这样的歌谣:客从门口过,就到店里坐,喝茶又吃饭,不渴也不饿。足见商贾往来之盛、集市繁华之景。

清朝晚期,清政府修建的起于汉口、止于成都,全长2000公里的川汉铁路途经芭王店。芭王店曾经住过修路民工,又多了一批民房和工棚,各种店铺迅猛发展,芭王店更加活跃了。由于多种原因,川汉铁路未能修通,民工撤离,芭王店的人气又回落了一段时间。

汉宜公路两旁

到了民国十三年(1924年),东起汉口、西到宜昌,全长373公里的汉宜公路沿川汉铁路路基动工修建,四面八方而来的筑路大军涌向芭王店,芭王店人山人海,工棚林立,炊烟不断,成排的房屋拔地而起,形成了更为庞大的新集市。

从那时起,每月初一、十五为赶集日,渐成风俗,生意买卖异常热闹。当地人们称赶集为“赶场”,新场便由此得名。

新场街

进入21世纪,新场年年出新,原来的对合店子成了名副其实的街道,商店、旅社、学校、医院、工厂鳞次栉比,新场的地名一直沿用至今。

您还知道哪些“场”字地名和传说故事呢?

欢迎留言和来稿!

(来源:夷陵发布)

责任编辑:雷奥琳

评论0

    岁月“场”在

    讲述地名故事,传承民间文化,弘扬夷陵精神。由夷陵区融媒体中心、湖北大老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夷陵区文联倾力联办的“大老岭杯”【说古道今·地名传说】栏目,今天推出第十七期《岁月“场”在》:

    “场”字

    本指平坦的空地

    用于地名时

    则带有人们赶集之地的意思

    今天就来说说

    夷陵这些“场”字地名

    在岁月长河中的印记

    黄花场

    黄花场,位于夷陵区黄花镇,原名黄家场,是因黄姓人多而得名。那么,黄家场是怎么改成了黄花场呢?

    黄花镇

    原来,日军入侵宜昌后,驻扎在分乡的二十六集团军第三十二军一四一师奉命参加“收复宜昌,支援湖南”的重要战役,每次战斗都要牺牲很多将士,牺牲将士的遗体从战场上运回来,因条件限制,大都临时草草埋在黄家场和军田坝一带。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十月,第六战区司令长官陈诚决定给一四一师抗日阵亡将士建一个公墓。一四一师决定由副师长唐竺仙全权负责选址督建。唐副师长带领部分军官,骑马从分乡到黄家场沿途查看,走到现在的黄花镇政府所在地,看到这里背后有起伏的青山,前面有宽阔的大路,四周有小河环绕,是建公墓的好地方,当即决定把公墓建在黄家场。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底,公墓动工,一四一师抽调了一个工兵营参建,石匠都是征集的黄花、分乡、雾渡河、龙泉铺本地的人。凡是走过路过的人,都要尽义务搬运三趟砖石,时任宜昌县县长卢邦俭专门去参加搬运石头。
    据黄花镇军田坝村1925年出生的老人王德禄讲,他当年曾是一四一师副师长唐竺仙的警卫员,亲手参加修建过公墓,公墓规模很大,牌楼宏伟,大门气派,场坝宽阔,平台、望乡台、招魂台等建筑物引人注目。牌楼以条石为基础,青砖瓦顶。大门两侧有两副挽联,一副是陆军总司令顾祝同题的“一堆白骨千年颂,两地黄花万代香”,另一副是国防部长白崇禧题的“千年留碧血,两地挺黄花”。平台、望乡台、招魂台等公墓建筑物上,还有蒋介石、冯玉祥、何应钦等政要人物的题词。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秋公墓完工后,举行了一个大规模、高规格的追悼会,很多军地高官出席。追悼会上,唐副师长宣布,把“黄家场”改为“黄花场”。他说:“广东有个黄花岗,湖北有个黄花场,两处黄花埋尸骨,两地黄花格外香。”这就是黄花场的来历。

    宜昌北大门

    如今黄花场是黄花集镇中心的一个社区,通过持续开展“增彩焕新”行动,集镇功能不断完善,环境面貌日新月异,已成为宜昌北大门的靓丽窗口。

    分乡场

    分乡场,位于分乡镇,地处宜保公路线上,从1949年起,分乡场就一直是分乡区、公社、镇政府机关所在地。分乡场的地名,是由枫橡场演变而来。

    分乡场

    分乡场自古就是交通驿站和军事要地。早在明代,这里就有人居住。相传明末清初,朝廷大移民,一刘姓男子带着家人落籍在今分乡场,刘姓人生得聪明,而且又很勤劳,先是搭窝棚居住,开荒种地,后在这里娶妻生子,繁衍生息。

    这个刘姓人经常到太阳山砍柴,看到山上有种灰褐色树皮的落叶乔木,名为枫橡树,高达几十米,胸径最大的将近一米,而且耐干旱,一到秋天,满树红叶,格外耀眼。他很喜欢这种枫橡树,就挖了几棵树苗带回家栽在屋旁。至清朝中期,有三棵枫橡树长至水桶粗,来往行人喜欢在树下歇荫、乘凉,枫橡树的名气渐渐由近及远。
    清朝中期,东湖县官府修建的通往雾渡河、远安的骡马大道从枫橡树前面经过,枫橡树下面成了过往行人歇脚、喝水、吃干粮的地方。刘姓人在枫橡树下陆续开茶馆、饭店、旅店、商店,附近的老百姓也拿些山货土产到树下来卖,枫橡树下形成了小集市。山里人称赶集为赶场,于是就称这里为枫橡场。
    随着时间的推移,枫橡树下的集市越来越大,在这里做生意的人发迹了,相继兴建土木结构的房子,面墙安活动木板,白天拿掉木板,在窗口做买卖,晚上套严木板,关闭窗户停业休息。很快,商户的房子一家连着一家,形成了房子高低不一、门面大小不等的对合街,枫橡场成了当然的驿站和物资集散地。
    大约清朝晚期至民国初期,人们因受战乱之苦,要赶时间走路,说话、写字越简单越好,不知是谁最先把枫橡场说成或写成了分乡场,于是就有了分乡场这一地名,并且一直使用到如今。

    分乡场木桥

    据袁国悦所著《分乡民俗志》载,分乡场的商贸活动,旧时十分红火,至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分乡场是宜昌县八大繁华集市之一,已形成“双日集”,集市上粮行花行猪行牛行,行行兴旺;榨坊染坊酒坊面坊,坊坊昌盛。日军侵占宜昌后,宜昌城区及鸦鹊岭、龙泉一些商户退至分乡,分乡场工商户高达三百多家。分乡场的木桥1940年被日机炸毁,1946年民众按原样修复。

    分乡场社区

    如今的分乡场社区是分乡镇的经济文化中心,近年以集镇改造为契机,不断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刷新集镇社区颜值,成为宜保线上的美丽风景。

    张家场

    张家场,原是小溪塔街道的行政村,后属夷陵经济开发区,今属夷陵东城试验区。过去,曾设有张家场公社、区公所。张家场的地名,与张姓人和地方工商业的发展相关。

    相传清初年间,部分张姓人家集中居住在今张家场旁一个冲里,故得名张家冲。至光绪年间,乡民张宏思在冲口开了一间日用杂货铺,并在店铺里置机织布,当地人便称此处为张家店子。以后,乡民胡鹏程在此开饮食店,汉流大哥胡秀锋开花行、粮行、杂货铺,胡汉臣开饭馆、茶馆,胡姓多人在此开店,被当地人称为“胡半头”。接着,当地人高国梁、高国栋、张铁匠、王幺铁匠等人开了三个铁匠铺,外号张跛子的人开剃头铺,胡秀三开药铺、办私塾,安明良开杀猪行,邓渭川开诊所。至民国初期,各种店铺不断增加,经营范围相应扩大,仅商铺就有10多家,形成了对合街。当地人习惯称街道和集市为场,从此人们就称张家冲为张家场。
    据资料记载,1935年农历五月初五这天,张家场屠行批发零售五十七头猪羊,创张家场集市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随着时间的推移,加上这里地处龙泉、分乡等地要道,张家场的名声越来越大。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农历腊月十一上午,侵华日军进入张家场扫荡,商铺物资被抢掠一空,日军纵火将所有店铺烧毁,还杀害六人,百年的商贸市场毁于一旦。

    鄢家河村

    陈埫坪村

    新中国成立后,张家场又兴旺发达起来。如今,原张家场公社所在地已成为鄢家河村集市区域,原张家场村则合并到陈埫坪村。

    新场

    新场,在鸦鹊岭镇西部,是一个行政村名,过去设有新场公社、管理区等机构。新场地名,有百把年历史。

    新场村

    明朝时期,新场周围遍生芭王草。芭王草生命力极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在芭王草生长最稠密的简垱河转弯处,有人顺河边修了几间土房屋,卖些山货土产、针头麻线之类的小物件,被当地人们称为芭王店,现在还可见芭王店一些残垣断壁。
    到了清朝,芭王店由于人口集中,加之交通便利,当地老百姓的柴、米、油、盐都可在此购买,催生了最初的繁荣。不到几年,芭王店就变成了对合街。街上有商店、药铺、榨坊、轧花坊,还有米行,自然而然形成了集市。芭王店也是当年自东向西进入宜昌的交通要道,络绎不绝的骡马车队曾是乡村一景。当时流传着这样的歌谣:客从门口过,就到店里坐,喝茶又吃饭,不渴也不饿。足见商贾往来之盛、集市繁华之景。

    清朝晚期,清政府修建的起于汉口、止于成都,全长2000公里的川汉铁路途经芭王店。芭王店曾经住过修路民工,又多了一批民房和工棚,各种店铺迅猛发展,芭王店更加活跃了。由于多种原因,川汉铁路未能修通,民工撤离,芭王店的人气又回落了一段时间。

    汉宜公路两旁

    到了民国十三年(1924年),东起汉口、西到宜昌,全长373公里的汉宜公路沿川汉铁路路基动工修建,四面八方而来的筑路大军涌向芭王店,芭王店人山人海,工棚林立,炊烟不断,成排的房屋拔地而起,形成了更为庞大的新集市。

    从那时起,每月初一、十五为赶集日,渐成风俗,生意买卖异常热闹。当地人们称赶集为“赶场”,新场便由此得名。

    新场街

    进入21世纪,新场年年出新,原来的对合店子成了名副其实的街道,商店、旅社、学校、医院、工厂鳞次栉比,新场的地名一直沿用至今。

    您还知道哪些“场”字地名和传说故事呢?

    欢迎留言和来稿!

    (来源:夷陵发布)

    责任编辑:雷奥琳

    评论0

      0.26582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