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区[切换]
  登录  |   注册
关注农村,深入农村,传播农村!

“岩”值担当

文化 黄陵庙村 发布 来源: 黄陵庙村 浏览891次时间:2024-06-21 08:22

讲述地名故事,传承民间文化,弘扬夷陵精神。由夷陵区融媒体中心、湖北大老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夷陵区文联倾力联办的“大老岭杯”【说古道今·地名传说】栏目,今天推出第十二期《“岩”值担当

夷陵的岩

有的傲立长江之滨

有的高耸群峦之中

威严壮观

堪称夷陵秀丽山川的

颜值担当

黄牛岩

黄牛岩,位于三斗坪镇黄陵庙背后,岩顶可俯瞰长江。黄牛岩的来历,源于黄牛开峡的传说。自古以来,文人墨客以黄牛岩为题吟诗作赋,留下了不朽篇章。其中最有名的是李白的《上三峡》:“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来源:白龙岗纪事

相传在上古时期,有十二条孽龙飞到长江三峡,化作一座座山峰,挡住了江水的出路,陷人民于洪水灾害之中。为了解救民众,玉皇大帝派遣鲧的儿子大禹治水。大禹访四海,求良策,带领人们劈山开河,连续九载,三过家门而不入。可是,当他来到西陵峡中段,迎面挡着一座座高耸入云的大山,久开不通。大禹费尽心力,治水还是没有成功。

欧阳修广场地下通道的“黄牛开峡”浮雕

巫山神女为大禹的赤诚和毅力所感动,于是命土星相助。土星来到此地,变作一头力大无比的黄牛,每天晚上助大禹开山不止。

一日,天刚蒙蒙亮,一位民妇为治水英雄送饭,猛地发现一头大黄牛,身披霞光,正举角触石。那漫天飞扬的尘土,那声如惊雷的山崩,那汹涌下泻的江流,吓得这位妇女目瞪口呆,不禁大声呼救。民妇的惊喊声惊动了黄牛,黄牛奋力一跳,跃上山崖,潜入深山,只在白石壁上留下一个黄色身影。于是,人们便把此崖称为黄牛岩。

黄牛岩照片

黄牛助大禹开峡成功,不计功劳,隐遁大山。三峡的人们为纪念黄牛,便在黄牛岩下建起了黄牛庙。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入蜀时重修黄牛庙,并立碑碣,镌刻碑文《黄牛庙记》,详细记述了黄牛助禹开江的情形。唐宣宗时期扩建黄牛庙,改祭黄牛为祭大禹,于是更名为黄陵庙。

黄陵庙(杨建章摄)

北魏郦道元的《黄牛滩》,对黄牛岩做了描绘与赞美:“江水又东,径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此岩既高,加以江湍纡回,虽途径信宿,犹望见此物。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

三峡神牛文化广场 

如今,三斗坪镇还建起了神牛文化广场,不断传承和弘扬黄牛开峡、不畏艰险的精神,着力打造黄牛文化特色的峡江旅游名镇,旅游业蒸蒸日上。

将军岩

将军岩位于夷陵区小溪塔街道虾子沟与西陵区夜明珠交界处,面临长江平湖港湾,陡峭如壁。

将军岩(杨建章摄)

将军岩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传说,三国时期,这一带始为魏国、后为蜀国、终为吴国。在夷陵之战以前,吴国派出重兵攻打蜀国。蜀主刘备派义子刘封为将,率兵在长江西陵峡口的南津关镇守。刘封凭借南津关天险,在三游洞附近的山顶上修建城堡,指挥作战,因双方力量悬殊,刘封节节失利。刘封看到南津关下游不远处有一座高岩,便登上去查看,站在这里上下可望几十里。刘封就把指挥台迁到这里,指挥军队与敌军拼死作战,取得了胜利。

刘封作战图。来源:《三国演义》连环画

得胜后的刘封非常高兴,与军师在岩顶上“将军”(下象棋的别称),不料吴国再派重兵袭击,刘封慌忙指挥抵抗,终因寡不敌众,丢了指挥台。刘备大怒,痛斥刘封,另派大将张飞带兵镇守南津关,张飞在城堡擂鼓练兵,率军拼命抵抗,逼吴军退回宜都以下,蜀军总算扭转战局。后来,当地人因刘封将军在这个高岩上指挥作战,又与军师在这里“将军”,一语双关称此地为“将军岩”。

自有宜昌城以来,将军岩就成了镇守宜昌城的北大门。抗日战争期间,日军盘踞将军岩,筑碉堡,建据点。宜昌军民英勇抗击。

将军岩山顶日军修筑的碉堡遗迹。来源:夷陵区政协网

据《宜昌县抗日烽火》一书记载,1941年6月下旬,中国军队十八军第一九九师夺回将军岩阵地。驻宜日军多次向将军岩反扑均未得手。6月26日,该师第五九五团团长章紫云,奉令率兵固守将军岩高地。27日,日军多次重兵向将军岩反扑,五九五团居高临下,猛烈阻击。至28日上午,敌我反复争夺将军岩,五九五团伤亡太大,将军岩终被日军占领。29日,章紫云只带一个排与敌激战,一直抵抗到身负重伤。奉命撤退时,突遇山洪暴发,章紫云被洪水卷走,献出年轻生命。

如今,在将军岩头顶,仍然可见4处日军碉堡遗迹,成为日军入侵宜昌的铁证。

大王岩

大王岩,位于夷陵区分乡镇。清《东湖县志》记载:“大王岩在大王铺,旁有歇马石。”大王岩本名打望岩,因为关羽派兵在岩头放哨打望而得名。

相传三国时期,关羽镇守荆州,常率军到边防巡察。有一次,关羽率领约千余人马,从远安县方向过来,到了大王岩,看到这里居高临下,站在山头可以眺望很远的地方,而且地处东西分水岭,又是连接南北的交通要道。关羽令队伍在此歇马休息。

大王岩下半山明代石刻“歇马处”。峡州深谷 摄

火头军支锅做饭,马倌就地放马,关羽在赵累、周仓等人陪同下散步。这时,当地一农夫路过,关羽问这里叫什么地名,农夫告诉关羽,这里叫大岩头。关羽又问,有没有军队从这里经过。农夫说这里经常有魏国的队伍路过,有时多达上万人。关羽谢过农夫,即派几个士兵到岩边去站哨,要士兵向远处打望,看有没有魏军到来。

大王岩

说来也巧,正在关羽准备吃饭之时,望风的士兵来报,说东北方向来了大队魏军。关羽提着青龙偃月刀,与赵累、周仓等随从一起出去查看,只见魏军队伍骑着战马,挥着大刀,举着战旗,人数众多。关羽与赵累、周仓合计了一下,蜀军不过千把人,而且行军疲劳,不可与数倍于己的魏军作战。当即传令,不准吃饭,火速撤离。士兵们用布袋、箩筐把来不及吃的饭菜收拾好,跟着关羽向西南方向走了。

因关羽曾派兵在岩头打望,从此人们把这里叫做打望岩。在离打望岩不远的一片山林中,人们还发现有关羽当年煮饭的架锅石。大约明朝以后,人们为了书写简单,又把打望岩写成大王岩。

大王岩山势高耸,视野宽广

关于大王岩的传说,还有一个版本。传讲大王岩很神奇,站在岩上呼喊,四川都能听得见。说刘备入川以后,留关羽镇守荆州,关羽常派儿子关平往返成都与荆州间传递军情,由于路途遥远,往返一趟需半年以上的时间。关羽有要事期盼儿子快点回来时,就派周仓去大岩头顶上打望,看关平到哪里了。从此,这座山被民众称为“打望岩”。

2024年全国山地越野挑战赛(湖北宜昌百里荒站)暨第九届分乡大王岩登山赛现场

年长月久,关羽在岩上打望的故事渐渐被人们淡忘,打望岩已演变为大旺岩、大王岩,岩下的坪地也有了大旺坪的地名,清代这里曾设大旺铺。进入21世纪以后,大王岩已成为分乡镇户外运动的靓丽名片,国家及省市区各级连年在此地举办登山挑战赛。

(来源:夷陵发布)

责任编辑:雷奥琳

评论0

    “岩”值担当

    文化 黄陵庙村 发布 黄陵庙村 2024-06-21 08:22

    讲述地名故事,传承民间文化,弘扬夷陵精神。由夷陵区融媒体中心、湖北大老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夷陵区文联倾力联办的“大老岭杯”【说古道今·地名传说】栏目,今天推出第十二期《“岩”值担当

    夷陵的岩

    有的傲立长江之滨

    有的高耸群峦之中

    威严壮观

    堪称夷陵秀丽山川的

    颜值担当

    黄牛岩

    黄牛岩,位于三斗坪镇黄陵庙背后,岩顶可俯瞰长江。黄牛岩的来历,源于黄牛开峡的传说。自古以来,文人墨客以黄牛岩为题吟诗作赋,留下了不朽篇章。其中最有名的是李白的《上三峡》:“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来源:白龙岗纪事

    相传在上古时期,有十二条孽龙飞到长江三峡,化作一座座山峰,挡住了江水的出路,陷人民于洪水灾害之中。为了解救民众,玉皇大帝派遣鲧的儿子大禹治水。大禹访四海,求良策,带领人们劈山开河,连续九载,三过家门而不入。可是,当他来到西陵峡中段,迎面挡着一座座高耸入云的大山,久开不通。大禹费尽心力,治水还是没有成功。

    欧阳修广场地下通道的“黄牛开峡”浮雕

    巫山神女为大禹的赤诚和毅力所感动,于是命土星相助。土星来到此地,变作一头力大无比的黄牛,每天晚上助大禹开山不止。

    一日,天刚蒙蒙亮,一位民妇为治水英雄送饭,猛地发现一头大黄牛,身披霞光,正举角触石。那漫天飞扬的尘土,那声如惊雷的山崩,那汹涌下泻的江流,吓得这位妇女目瞪口呆,不禁大声呼救。民妇的惊喊声惊动了黄牛,黄牛奋力一跳,跃上山崖,潜入深山,只在白石壁上留下一个黄色身影。于是,人们便把此崖称为黄牛岩。

    黄牛岩照片

    黄牛助大禹开峡成功,不计功劳,隐遁大山。三峡的人们为纪念黄牛,便在黄牛岩下建起了黄牛庙。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入蜀时重修黄牛庙,并立碑碣,镌刻碑文《黄牛庙记》,详细记述了黄牛助禹开江的情形。唐宣宗时期扩建黄牛庙,改祭黄牛为祭大禹,于是更名为黄陵庙。

    黄陵庙(杨建章摄)

    北魏郦道元的《黄牛滩》,对黄牛岩做了描绘与赞美:“江水又东,径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此岩既高,加以江湍纡回,虽途径信宿,犹望见此物。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

    三峡神牛文化广场 

    如今,三斗坪镇还建起了神牛文化广场,不断传承和弘扬黄牛开峡、不畏艰险的精神,着力打造黄牛文化特色的峡江旅游名镇,旅游业蒸蒸日上。

    将军岩

    将军岩位于夷陵区小溪塔街道虾子沟与西陵区夜明珠交界处,面临长江平湖港湾,陡峭如壁。

    将军岩(杨建章摄)

    将军岩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传说,三国时期,这一带始为魏国、后为蜀国、终为吴国。在夷陵之战以前,吴国派出重兵攻打蜀国。蜀主刘备派义子刘封为将,率兵在长江西陵峡口的南津关镇守。刘封凭借南津关天险,在三游洞附近的山顶上修建城堡,指挥作战,因双方力量悬殊,刘封节节失利。刘封看到南津关下游不远处有一座高岩,便登上去查看,站在这里上下可望几十里。刘封就把指挥台迁到这里,指挥军队与敌军拼死作战,取得了胜利。

    刘封作战图。来源:《三国演义》连环画

    得胜后的刘封非常高兴,与军师在岩顶上“将军”(下象棋的别称),不料吴国再派重兵袭击,刘封慌忙指挥抵抗,终因寡不敌众,丢了指挥台。刘备大怒,痛斥刘封,另派大将张飞带兵镇守南津关,张飞在城堡擂鼓练兵,率军拼命抵抗,逼吴军退回宜都以下,蜀军总算扭转战局。后来,当地人因刘封将军在这个高岩上指挥作战,又与军师在这里“将军”,一语双关称此地为“将军岩”。

    自有宜昌城以来,将军岩就成了镇守宜昌城的北大门。抗日战争期间,日军盘踞将军岩,筑碉堡,建据点。宜昌军民英勇抗击。

    将军岩山顶日军修筑的碉堡遗迹。来源:夷陵区政协网

    据《宜昌县抗日烽火》一书记载,1941年6月下旬,中国军队十八军第一九九师夺回将军岩阵地。驻宜日军多次向将军岩反扑均未得手。6月26日,该师第五九五团团长章紫云,奉令率兵固守将军岩高地。27日,日军多次重兵向将军岩反扑,五九五团居高临下,猛烈阻击。至28日上午,敌我反复争夺将军岩,五九五团伤亡太大,将军岩终被日军占领。29日,章紫云只带一个排与敌激战,一直抵抗到身负重伤。奉命撤退时,突遇山洪暴发,章紫云被洪水卷走,献出年轻生命。

    如今,在将军岩头顶,仍然可见4处日军碉堡遗迹,成为日军入侵宜昌的铁证。

    大王岩

    大王岩,位于夷陵区分乡镇。清《东湖县志》记载:“大王岩在大王铺,旁有歇马石。”大王岩本名打望岩,因为关羽派兵在岩头放哨打望而得名。

    相传三国时期,关羽镇守荆州,常率军到边防巡察。有一次,关羽率领约千余人马,从远安县方向过来,到了大王岩,看到这里居高临下,站在山头可以眺望很远的地方,而且地处东西分水岭,又是连接南北的交通要道。关羽令队伍在此歇马休息。

    大王岩下半山明代石刻“歇马处”。峡州深谷 摄

    火头军支锅做饭,马倌就地放马,关羽在赵累、周仓等人陪同下散步。这时,当地一农夫路过,关羽问这里叫什么地名,农夫告诉关羽,这里叫大岩头。关羽又问,有没有军队从这里经过。农夫说这里经常有魏国的队伍路过,有时多达上万人。关羽谢过农夫,即派几个士兵到岩边去站哨,要士兵向远处打望,看有没有魏军到来。

    大王岩

    说来也巧,正在关羽准备吃饭之时,望风的士兵来报,说东北方向来了大队魏军。关羽提着青龙偃月刀,与赵累、周仓等随从一起出去查看,只见魏军队伍骑着战马,挥着大刀,举着战旗,人数众多。关羽与赵累、周仓合计了一下,蜀军不过千把人,而且行军疲劳,不可与数倍于己的魏军作战。当即传令,不准吃饭,火速撤离。士兵们用布袋、箩筐把来不及吃的饭菜收拾好,跟着关羽向西南方向走了。

    因关羽曾派兵在岩头打望,从此人们把这里叫做打望岩。在离打望岩不远的一片山林中,人们还发现有关羽当年煮饭的架锅石。大约明朝以后,人们为了书写简单,又把打望岩写成大王岩。

    大王岩山势高耸,视野宽广

    关于大王岩的传说,还有一个版本。传讲大王岩很神奇,站在岩上呼喊,四川都能听得见。说刘备入川以后,留关羽镇守荆州,关羽常派儿子关平往返成都与荆州间传递军情,由于路途遥远,往返一趟需半年以上的时间。关羽有要事期盼儿子快点回来时,就派周仓去大岩头顶上打望,看关平到哪里了。从此,这座山被民众称为“打望岩”。

    2024年全国山地越野挑战赛(湖北宜昌百里荒站)暨第九届分乡大王岩登山赛现场

    年长月久,关羽在岩上打望的故事渐渐被人们淡忘,打望岩已演变为大旺岩、大王岩,岩下的坪地也有了大旺坪的地名,清代这里曾设大旺铺。进入21世纪以后,大王岩已成为分乡镇户外运动的靓丽名片,国家及省市区各级连年在此地举办登山挑战赛。

    (来源:夷陵发布)

    责任编辑:雷奥琳

    评论0

      0.25427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