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区[切换]
  登录  |   注册
关注农村,深入农村,传播农村!

“垭”俗共赏

综合 交战垭村管理员 发布 来源: 交战垭村 浏览969次时间:2024-05-24 08:51

讲述地名故事,传承民间文化,弘扬夷陵精神。由夷陵区融媒体中心、湖北大老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夷陵区文联倾力联办的“大老岭杯”【说古道今·地名传说】栏目,今天推出第八期《“垭”俗共赏》:

说到夷陵区的“垭”字地名

梅子垭 南垭 交战垭 关棚垭

名头都很响亮

它们有着怎样的

传说故事和风土人情呢?

今天就一起

“垭”俗共赏

梅子垭

梅子垭,位于夷陵城区发展大道中段,原属于小溪塔街道,设有梅子垭大队、村,现属于东城试验区。梅子垭的地名,是由妹子垭演变而来。

梅子垭村旧景 图源:梅子垭村委会

据《宜昌县地名志》载,梅子垭,又名妹子垭。关于妹子垭的来历,世代居住在此的老人讲,是因当地两姊妹在垭口开饭店而得名。

相传大约明末清初,梅子垭这里就是交通要道,今梅子垭东方大道与郭家湾村交界处,原来是两山之间的垭口,来往的客人走累了,都要在垭口歇一会儿。垭口附近住着一户黄姓人家,家里有两个女儿,都生得聪明,长得漂亮,而且做得一手好茶饭。一开始,姊妹俩在家里开了个简易饭店,卖些包子馒头、油条油饼。姊妹俩笑脸迎客,童叟无欺,生人熟人一个样,加上形象气质好,生意逐渐兴旺起来。

梅子垭村旧景 图源:梅子垭村委会

过了两年时间,姊妹俩开饭店赚了钱,就在垭口旁边建了一长排瓦房,开了一家更大的饭店,取名“姊妹饭店”,同时兼营旅店,生意越做越大。夏天,来往客人免不了要在垭口歇凉,在姊妹饭店喝茶、吃饭、住宿;冬天,垭口寒风袭人,来往客人也要进姊妹饭店烤火暖身、吃饭歇脚,姊妹饭店的生意更加火爆。无数客人成了姊妹饭店的熟人和朋友,做买卖的商贩常在山里帮姊妹饭店顺便带些山货土产,有的干脆不要钱,说事小,不值一提。但姊妹俩不好意思白拿别人的东西,就留这些客人住宿,不收他们的床铺钱。

梅子垭村旧景 图源:梅子垭村委会

随着时间的推移,姊妹饭店声名远播。生意忙不过来,姊妹俩起早贪黑,吃苦耐劳,姐姐累得生了病。妹妹劝姐姐不做事,快去治病。姐姐心疼妹妹,担心走了妹妹太累,就坚持不去,最后病情恶化,不久便离开了人世。妹妹擦干眼泪,一个人支撑姊妹饭店,实在累得不行了,就雇请一两个帮工,饭店生意长兴不衰。因姐姐病逝后,妹妹一个人坚持辛苦开店,人们就称这里为妹子垭,到了民国初期,妹子垭演变为梅子垭。

梅子垭村新景 图源:夷陵发布

梅子垭村新景 图源:梅子垭村委会

如今的梅子垭村随着发展大道片区夷陵新城的崛起,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商业店铺、房产楼盘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产业园建设如火如荼,处处一派车水马龙、高楼林立的繁华景象,堪称各地商贾投资兴业的沃土。

梅子垭产业园 图源:梅子垭村委会

当年姊妹饭店的垭口成了夷陵城区重要街道,梅子垭村的姊妹们,依然还是那般聪明漂亮。

南垭

南垭,位于夷陵区分乡集镇西北,以前设有南垭大队、村,现为分乡镇的一个行政村。南垭地名,是由“拦仗垭”演变而来,传说因三国时期诸葛亮率军路过,在此地拦截魏军打仗而得名。

南垭老街 图源:分乡镇

南垭自古就是土地肥沃、旱涝保收的地方。这里上通四川,下达湖南,是古代重要的军事交通要道。

相传,在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率军途经今南垭一带,遇到一股魏军在这里收集粮草。诸葛亮得到禀报,本想放过这些散兵游勇,但一想到魏军往日与蜀军作战,杀死杀伤那么多蜀军将士,立刻仇恨涌上心头。诸葛亮传令先头部队,截住这股魏军,不让他们把粮草带回去。

两军交战图 图源:网络

蜀军先头部队在要道一条垭口堵截魏军,双方在今村委会前面的后坝摆开战场,魏军进退两难,只好拼命抵抗,一时间双方打得尘土飞扬,难分胜负。诸葛亮见状,就到附近一条山岗上指挥打仗,命令蜀军将魏军团团包围,鼓声如雨点,杀声震山谷,魏军渐渐败下阵来,少量士兵杀出重围,企图绕道翻过打望岩逃回军营。诸葛亮把旗子一挥,蜀军如猛虎一般追赶上去,把逃跑的魏军杀得落花流水,同时缴获大量的粮草。蜀军大获全胜,继续往今普溪河方向前进。

普溪河 图源:宜昌市水利和湖泊局

后来,人们称蜀军拦住魏军打仗的垭口叫“拦仗垭”,将诸葛亮指挥打仗的山岗称为卧龙山。大约到了清朝后期,人们把“拦仗垭”慢慢说成“南之垭”。新中国成立后,人们又把“南之垭”简称“南垭”,一直使用到现在。

南垭花田 图源:王良山

如今,南垭地处宜保公路线中段,车辆络绎不绝,店铺星罗棋布。当年交战的后坝,良田万亩,油菜和稻谷交替种植,变身为远近闻名的“南垭花田”旅游观光胜地。自2015年以来,分乡镇先后成功举办“缤纷四季·乡约夷陵”乡村游启动仪式、“南垭油菜花节”9次,“南垭花田”已成为夷陵区核心示范粮油基地,也是宜昌市乡村游经典线路之一。

交战垭

交战垭,位于夷陵区雾渡河镇,过去设有交战垭乡、交战垭公社、交战垭管理区、交战垭办事处等行政机构,现为雾渡河镇的一个行政村。交战垭地名来历,也源于三国时代的战争故事。

鸟瞰交战垭村 图源:美篇“草原”

交战垭历史上很有名。这里山高路险,是通往樟村坪、远安、保康的要冲。相传,三国时期,关羽率蜀军准备上四川,经七里峡走到雾渡河的岔路口一带,后面曹军追杀上来,蜀军为摆脱曹军困扰,将军队分成两路,主要兵力往西朝兴山方向去了,关羽率三千兵马往北经马槽驿爬山,朝樟村坪方向走去。

话说关羽率三千兵力往樟村坪方向走了约七八里路,进入一道山湾,有探子来报,说前面驻有大批曹军。关羽急命停止前进,就在山湾宿营。一连几天派兵去打探,曹军无退兵迹象,关羽决定就在此养精蓄锐,和曹军打一场硬仗。

sGxBTiKmyABtECBi.jpg

交战垭高山林立,地势险要 图源:大希望新视觉

曹军密探得知关羽率军在附近驻扎,立即作好战斗准备,不时派兵前来叫战。关军长途跋涉征战,加上生活供给不足,无心应战。曹军眼见关军没有什么战斗力,就放松了警惕,呆在营地无所事事。

有一天,风和日丽。关羽趁曹军不备,点千余精兵突然袭击曹营,曹军慌忙抵抗,两军在一条山垭摆开战场,厮杀一整天,不分胜负。关军绕开曹军主力,再次闯入曹营,把曹军做饭的铁锅等器具,扔进垭口旁边的溪沟,被水冲走。

村口 图源:交战垭村委会

交战垭村 图源:网络

关军撤到北边一座平头山扎营。曹军回到营地,见铁锅等器具都不在了,不知关军究竟来了多少人,不敢轻易叫战。两军相持数日,关军到垭口擂鼓叫战。两军又在山垭摆开战场,杀声震天,鼓声动地,关军越战越勇,放火烧了曹营,将曹军彻底打败。后来,人们把关曹两军交锋打仗的山垭称为交战垭。

中亚楠木林风景区 图源:网络

烽火过往,皆成云烟。如今的交战垭村,积极推进农旅融合,风景如画,恬静祥和。素有“小九寨沟”之称的中亚楠木林风景区就位于该村,备受五湖四海游客的青睐。

关棚垭

关棚垭位于夷陵区邓村乡古城坪二组,传说三国时候,张飞在此地练兵,建棚设关而得名。

关棚垭口 图源:古城坪村委会

古城坪村的历史很悠久,曾经是三国古战场,留下了众多三国遗迹故事。村里老人从小就听到上辈传讲张飞在古城坪驻军练兵,要求特别过硬,擂鼓冲锋,鸣锣收兵。在古城坪至今还有擂鼓台、打锣包两个地名。话说张飞在古城坪天天操练兵马,开始士兵十分认真,如实战一样冲杀。时间长了,一些老兵闲痞了,慢慢不拿练兵当回事,或懒懒散散,或没精打采,有的还逃练。张飞性子火暴,见谁操练不用功,就吹胡子瞪眼睛,甚至鞭打脚踢,更有甚者,捆绑刺死。士兵们受不了张飞的暴行,不时有人乘夜偷跑。古城坪一带山大林密,偷跑了的士兵,没办法抓回来。张飞得知情况后,下令在古城坪通往外地的独路垭口设关立卡,垭口左右各建一个树筒棚子,派兵日夜值守,张飞常到棚子里了解有无偷跑情况。从此,凡是偷跑的人被抓住,就关进棚子里毒打。士兵们视关卡为鬼门关,再也没有人敢偷跑。

茶叶基地 图源:古城坪村委会

后来,人们把张飞建棚设关立卡那个垭口叫做“关棚垭”。如今,关棚垭的地名还在使用,垭前垭后成了茶叶基地,垭口的道路仍在通行,只是因为古城坪新建的水泥公路改了道,垭口走的人就少些了。

古城坪村新景 图源:古城坪村委会

关棚垭所在的古城坪村,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和积极推进乡村振兴,俨然成为设施完善,产业兴旺的“新城”。

(来源:夷陵发布)

责任编辑:高秉龙

评论0

    “垭”俗共赏

    讲述地名故事,传承民间文化,弘扬夷陵精神。由夷陵区融媒体中心、湖北大老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夷陵区文联倾力联办的“大老岭杯”【说古道今·地名传说】栏目,今天推出第八期《“垭”俗共赏》:

    说到夷陵区的“垭”字地名

    梅子垭 南垭 交战垭 关棚垭

    名头都很响亮

    它们有着怎样的

    传说故事和风土人情呢?

    今天就一起

    “垭”俗共赏

    梅子垭

    梅子垭,位于夷陵城区发展大道中段,原属于小溪塔街道,设有梅子垭大队、村,现属于东城试验区。梅子垭的地名,是由妹子垭演变而来。

    梅子垭村旧景 图源:梅子垭村委会

    据《宜昌县地名志》载,梅子垭,又名妹子垭。关于妹子垭的来历,世代居住在此的老人讲,是因当地两姊妹在垭口开饭店而得名。

    相传大约明末清初,梅子垭这里就是交通要道,今梅子垭东方大道与郭家湾村交界处,原来是两山之间的垭口,来往的客人走累了,都要在垭口歇一会儿。垭口附近住着一户黄姓人家,家里有两个女儿,都生得聪明,长得漂亮,而且做得一手好茶饭。一开始,姊妹俩在家里开了个简易饭店,卖些包子馒头、油条油饼。姊妹俩笑脸迎客,童叟无欺,生人熟人一个样,加上形象气质好,生意逐渐兴旺起来。

    梅子垭村旧景 图源:梅子垭村委会

    过了两年时间,姊妹俩开饭店赚了钱,就在垭口旁边建了一长排瓦房,开了一家更大的饭店,取名“姊妹饭店”,同时兼营旅店,生意越做越大。夏天,来往客人免不了要在垭口歇凉,在姊妹饭店喝茶、吃饭、住宿;冬天,垭口寒风袭人,来往客人也要进姊妹饭店烤火暖身、吃饭歇脚,姊妹饭店的生意更加火爆。无数客人成了姊妹饭店的熟人和朋友,做买卖的商贩常在山里帮姊妹饭店顺便带些山货土产,有的干脆不要钱,说事小,不值一提。但姊妹俩不好意思白拿别人的东西,就留这些客人住宿,不收他们的床铺钱。

    梅子垭村旧景 图源:梅子垭村委会

    随着时间的推移,姊妹饭店声名远播。生意忙不过来,姊妹俩起早贪黑,吃苦耐劳,姐姐累得生了病。妹妹劝姐姐不做事,快去治病。姐姐心疼妹妹,担心走了妹妹太累,就坚持不去,最后病情恶化,不久便离开了人世。妹妹擦干眼泪,一个人支撑姊妹饭店,实在累得不行了,就雇请一两个帮工,饭店生意长兴不衰。因姐姐病逝后,妹妹一个人坚持辛苦开店,人们就称这里为妹子垭,到了民国初期,妹子垭演变为梅子垭。

    梅子垭村新景 图源:夷陵发布

    梅子垭村新景 图源:梅子垭村委会

    如今的梅子垭村随着发展大道片区夷陵新城的崛起,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商业店铺、房产楼盘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产业园建设如火如荼,处处一派车水马龙、高楼林立的繁华景象,堪称各地商贾投资兴业的沃土。

    梅子垭产业园 图源:梅子垭村委会

    当年姊妹饭店的垭口成了夷陵城区重要街道,梅子垭村的姊妹们,依然还是那般聪明漂亮。

    南垭

    南垭,位于夷陵区分乡集镇西北,以前设有南垭大队、村,现为分乡镇的一个行政村。南垭地名,是由“拦仗垭”演变而来,传说因三国时期诸葛亮率军路过,在此地拦截魏军打仗而得名。

    南垭老街 图源:分乡镇

    南垭自古就是土地肥沃、旱涝保收的地方。这里上通四川,下达湖南,是古代重要的军事交通要道。

    相传,在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率军途经今南垭一带,遇到一股魏军在这里收集粮草。诸葛亮得到禀报,本想放过这些散兵游勇,但一想到魏军往日与蜀军作战,杀死杀伤那么多蜀军将士,立刻仇恨涌上心头。诸葛亮传令先头部队,截住这股魏军,不让他们把粮草带回去。

    两军交战图 图源:网络

    蜀军先头部队在要道一条垭口堵截魏军,双方在今村委会前面的后坝摆开战场,魏军进退两难,只好拼命抵抗,一时间双方打得尘土飞扬,难分胜负。诸葛亮见状,就到附近一条山岗上指挥打仗,命令蜀军将魏军团团包围,鼓声如雨点,杀声震山谷,魏军渐渐败下阵来,少量士兵杀出重围,企图绕道翻过打望岩逃回军营。诸葛亮把旗子一挥,蜀军如猛虎一般追赶上去,把逃跑的魏军杀得落花流水,同时缴获大量的粮草。蜀军大获全胜,继续往今普溪河方向前进。

    普溪河 图源:宜昌市水利和湖泊局

    后来,人们称蜀军拦住魏军打仗的垭口叫“拦仗垭”,将诸葛亮指挥打仗的山岗称为卧龙山。大约到了清朝后期,人们把“拦仗垭”慢慢说成“南之垭”。新中国成立后,人们又把“南之垭”简称“南垭”,一直使用到现在。

    南垭花田 图源:王良山

    如今,南垭地处宜保公路线中段,车辆络绎不绝,店铺星罗棋布。当年交战的后坝,良田万亩,油菜和稻谷交替种植,变身为远近闻名的“南垭花田”旅游观光胜地。自2015年以来,分乡镇先后成功举办“缤纷四季·乡约夷陵”乡村游启动仪式、“南垭油菜花节”9次,“南垭花田”已成为夷陵区核心示范粮油基地,也是宜昌市乡村游经典线路之一。

    交战垭

    交战垭,位于夷陵区雾渡河镇,过去设有交战垭乡、交战垭公社、交战垭管理区、交战垭办事处等行政机构,现为雾渡河镇的一个行政村。交战垭地名来历,也源于三国时代的战争故事。

    鸟瞰交战垭村 图源:美篇“草原”

    交战垭历史上很有名。这里山高路险,是通往樟村坪、远安、保康的要冲。相传,三国时期,关羽率蜀军准备上四川,经七里峡走到雾渡河的岔路口一带,后面曹军追杀上来,蜀军为摆脱曹军困扰,将军队分成两路,主要兵力往西朝兴山方向去了,关羽率三千兵马往北经马槽驿爬山,朝樟村坪方向走去。

    话说关羽率三千兵力往樟村坪方向走了约七八里路,进入一道山湾,有探子来报,说前面驻有大批曹军。关羽急命停止前进,就在山湾宿营。一连几天派兵去打探,曹军无退兵迹象,关羽决定就在此养精蓄锐,和曹军打一场硬仗。

    sGxBTiKmyABtECBi.jpg

    交战垭高山林立,地势险要 图源:大希望新视觉

    曹军密探得知关羽率军在附近驻扎,立即作好战斗准备,不时派兵前来叫战。关军长途跋涉征战,加上生活供给不足,无心应战。曹军眼见关军没有什么战斗力,就放松了警惕,呆在营地无所事事。

    有一天,风和日丽。关羽趁曹军不备,点千余精兵突然袭击曹营,曹军慌忙抵抗,两军在一条山垭摆开战场,厮杀一整天,不分胜负。关军绕开曹军主力,再次闯入曹营,把曹军做饭的铁锅等器具,扔进垭口旁边的溪沟,被水冲走。

    村口 图源:交战垭村委会

    交战垭村 图源:网络

    关军撤到北边一座平头山扎营。曹军回到营地,见铁锅等器具都不在了,不知关军究竟来了多少人,不敢轻易叫战。两军相持数日,关军到垭口擂鼓叫战。两军又在山垭摆开战场,杀声震天,鼓声动地,关军越战越勇,放火烧了曹营,将曹军彻底打败。后来,人们把关曹两军交锋打仗的山垭称为交战垭。

    中亚楠木林风景区 图源:网络

    烽火过往,皆成云烟。如今的交战垭村,积极推进农旅融合,风景如画,恬静祥和。素有“小九寨沟”之称的中亚楠木林风景区就位于该村,备受五湖四海游客的青睐。

    关棚垭

    关棚垭位于夷陵区邓村乡古城坪二组,传说三国时候,张飞在此地练兵,建棚设关而得名。

    关棚垭口 图源:古城坪村委会

    古城坪村的历史很悠久,曾经是三国古战场,留下了众多三国遗迹故事。村里老人从小就听到上辈传讲张飞在古城坪驻军练兵,要求特别过硬,擂鼓冲锋,鸣锣收兵。在古城坪至今还有擂鼓台、打锣包两个地名。话说张飞在古城坪天天操练兵马,开始士兵十分认真,如实战一样冲杀。时间长了,一些老兵闲痞了,慢慢不拿练兵当回事,或懒懒散散,或没精打采,有的还逃练。张飞性子火暴,见谁操练不用功,就吹胡子瞪眼睛,甚至鞭打脚踢,更有甚者,捆绑刺死。士兵们受不了张飞的暴行,不时有人乘夜偷跑。古城坪一带山大林密,偷跑了的士兵,没办法抓回来。张飞得知情况后,下令在古城坪通往外地的独路垭口设关立卡,垭口左右各建一个树筒棚子,派兵日夜值守,张飞常到棚子里了解有无偷跑情况。从此,凡是偷跑的人被抓住,就关进棚子里毒打。士兵们视关卡为鬼门关,再也没有人敢偷跑。

    茶叶基地 图源:古城坪村委会

    后来,人们把张飞建棚设关立卡那个垭口叫做“关棚垭”。如今,关棚垭的地名还在使用,垭前垭后成了茶叶基地,垭口的道路仍在通行,只是因为古城坪新建的水泥公路改了道,垭口走的人就少些了。

    古城坪村新景 图源:古城坪村委会

    关棚垭所在的古城坪村,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和积极推进乡村振兴,俨然成为设施完善,产业兴旺的“新城”。

    (来源:夷陵发布)

    责任编辑:高秉龙

    评论0

      0.26351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