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区[切换]
  登录  |   注册
关注农村,深入农村,传播农村!

年与三十的火——生命中的记忆

文化 张邦圣 发布 来源: 头顶石村 浏览2745次时间:2021-02-21 00:00

文章作者:张邦圣

孩童时,记忆最深的是过年,老家也有一个特别的习俗,叫做“三十的火,十五的灯”,也就是说,大年三十的火,要烧得红红火火,旺旺的。这样,来年的运程也就像火一样红,一切美好的愿望都能遂愿,它可以给人带来吉祥、幸福、平安和发财。

c7ebed96dee64c186168b49a002b385.jpg

每到腊月三十,那年味最浓。一年的收成,一切珍藏的美味都要展示。儿孩时,曾记得整个黎家老屋炊烟袅绕,空气中弥漫着过年香甜的味道。当然,制造这香味的是母亲和大姐们。什么“七不炒,八不闹,二十九的炸虼蚤(炒苞米,苕精果)”,打豆腐、鱼味年糕、咂吧苕糖、米酒、汤圆,包面……各家有各家的忙年。无论是家庭富有,还是人多家大口阔、相对贫寒,也都少不了煮猪头、杀鸡、煨蹄髈,这已成为我们老屋的一种传承,男孩们则是大扫除,除阳沟。

IMG_1264.GIF

记忆中,黎家老屋当时居住的人多。从东边起依次是:汪大元(我外公爷)一家4人、我们一家8人、德望叔一家3人、儿时玩伴黎松柏一家4人、原大队书记徐祥银一家5人、儿时玩伴黎国良一家3人、传芝叔一家6人、杜国富一家3人、屋后则有曹景华一家2人、儿时玩伴高秉超一家8人,共十户,46人。那是头顶石最大的屋场,也是头顶石二组的获点。

记忆中,三十的火,是这样开始的。天刚蒙蒙亮,父亲就起床把年前准备好的树兜子架在火垅上。母亲起床后,把火生起来,把猪头、蹄髈放在火上烧烤,将猪头、腊蹄子上的猪毛烧掉。将皮烤松、洗净。然后将猪蹄刮胶刮干净、洗净,连同猪头一起架在大锅大灶上煮着。烧的柴火,自然是一年最好的大柴。猪头则是杀年猪时留的,连同一个猪尾巴,经过腌制、烟熏后一直挂在火垅上。头、蹄、尾一起煮,这叫有头有尾、善始善终。洗好后,那金黄色的腊肉就下锅了。

5473e2061edde3a42d2dc67b80252a1.jpg
灶火旺旺,滚水从猪头间发出“咕咚咕咚”的响声。猪头肉的香气就升腾起来,满屋都是腊肉的清香年味。其实,煮猪头时不需要放任何佐料。原来腌制时,就放过橙子皮、桂皮、花椒、辣椒等。加上纯正的粮食饲养的黑土猪肉,那香的,孩童时弄得我们直流口水。开始用大火煮,水开后用文火煮。拆猪头时,是我们兄弟姐妹最快乐的时候。大家都围着灶台,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妈妈。这时母亲面带笑容,一边拆猪头,一边揪一块核桃肉递给弟,妹。我们大些的孩子站的较远,闻着诱人的肉香,恨不得直接用手去抓。但还是强忍着,等母亲喂给我和大姐一小块的时刻。眼睛都放光了。还有那煮熟的猪尾巴,也是我们专有的享受。母亲说:吃了猪头肉大脑发达,读书聪明,吃了小尾巴不流鼻血和鼻涕。调皮的小弟听了母亲的话,故意将鼻涕流的很长,实际上大家都知道聪明的小弟,是为了多吃一点猪尾巴,不说破而已。
1d6b386ecc49915f72e36e36493da80.jpg

母亲说,猪头可以做很多碗菜,什么顺风猪耳、拱嘴、舌头都是上席的好下酒菜。除了团年掺很多配菜弄点,剩下的就留着正月来客的主菜了。现在回想,那时的猪头核桃肉、猪尾巴肉好吃的不能言表。油而不腻、咸咸的、香香的,满手满嘴的油光,至今还回味无穷,那才是真实的自己。

农村的土灶大多是双台土灶,我家也是。灶台的另一头是用来盛格子做蒸菜用的,同样也是要生加柴火的。农村的竹格子一般用得少,一般是逢过年过节、杀猪时用。过年时准备的五花腊肉蒸扣肉,当然是上好的五花腊肉加盐菜了。把五花肉切成均匀较厚的肉材,用辣椒,花椒,生姜面等佐料拌匀,整齐地放在装满盐菜的扣碗上,这样即可上格了。蒸好后把土碗倒扣翻过来,再撒上葱花、蒜末,一道碗形的扣肉就做好了。它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一个“扣”字,把一家人的"心"和“思"家之情的韵味全都扣在一起了。

437df3ea711a00bbae1592ffa092fbc.jpg
煨蹄髈是在火垅上煨的。煨和炖不一样,当然味道就相差太大了。煨蹄髈的容器是砂锅或者是陶罐。砂锅通常为黑色、生铁铸的;陶罐,也不是一般的土做的,而是像紫砂泥烧的,看似粗糙,敲起来能发出钢音。蹄髈又是腊货,用文火慢慢煨,条件好的则是用铜罐煨,经过数小时后,其味道极其独到。
4978aaa3a8b571a35b7c18de387a54e.jpg

记忆中,腊月三十是最讲究内容和形式的,特别是团年饭。其效用不再是美食,美味,它已成为中国人各家各户,团聚的固定形式。一家人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是一种展示,一年的辛勤和收获,红红火火,年年有余。又是一种期许,祈求新年风调雨顺、家福安康。这就是“年”!

年与三十的火息息相关。中午,母亲把饭菜做好,端上八仙桌,摆上碗筷,小弟小妹们,都争先恐后地围了上来,要抢着吃。这时父亲则严肃地说:别慌,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礼仪——那就是敬祖。只见父亲拿来八个小酒杯,八双筷子,将小酒杯斟点酒,将八只碗盛点饭。拿点火纸在桌底下点燃,然后站门的右侧,嘴里小声说:名位祖宗,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来吃团年饭哪,不孝子孙今天团年了。望你们在天堂保佑儿孙们幸福安康!来年更发!

f373bd8fe5ec35d739a66a33ab94ff5.jpg

仪式过后,将杯子里的酒撒在上、下、左、右席的一侧。将碗里的菜各挑一点,酒饭毕。他喊伢子倒杯茶给祖宗喝。我赶忙去弄。有时邦虎想早点上桌吃饭,也来帮倒水,弄得满手是茶水。后来我才知道,那是父亲的教育传承。是教育后人要感恩戴德,不忘祖训,勤俭持家,发奋图强。

吃过团年的午饭,晚饭则是随心所欲。三十最讲究的,最能体现的是腊月三十的火。那是一家人围绕着火垅守岁燃烧的兜子火,又叫“年”火。孩童时火垅就是团聚的中心(现在则是春节联欢晚会守岁)。火垅的火就是一种图腾,一个新年的希望,“火”越大越好,越旺越好。用啥来承担“年火"的燃料?印象中,父亲总是在年前亲自去自留山林里挖个枯死的大树兜子,和一些小的树兜子,因为年火既要旺又要不熄。父亲说:樟树兜子最好,那燃烧的清香味道。大年三十烧一个大兜子,来年过个好日子。这也是父辈们的祈祷和夙愿吧。

6c93d3fe952ad04f4761d552b6e76e9.jpg

“年火"熊熊,即使屋外大雪纷飞,也烤得一家大小汗流浃背。这时父母亲则说,男孩们在火垅洗澡,特别是洗好“客膝包”,来年可以有“赶嘴”的好口福,可以赶嘴吃好食品。姐妹们则去房屋里洗。于是我和小弟就脱个精光,在父亲准备好的大脚盆里,洗掉一年来的晦气和污垢。然后穿上新衣,带上干净的帽子,穿上妈妈纳的千层底的布鞋,以崭新的姿势迎接“新年”的到来。

傍晚至圆钟之前,(那时没钟表,就只得靠公鸡打鸣时才知道圆钟了),大人们喝着罐罐茶,抽的大袋旱烟,总是浓浓的、涩巴巴的。加上团年时的高度“包谷烧"酒的反应,显得格外兴奋。父母亲总是说:胜伢子,去年的学习咋样,进步了没?爸妈总是说些好听、开心的话,一家人其乐融融。弟妹们总是一边吃着妈妈准备的瓜籽、包谷苞籽、苕精果子,时不时还找妈妈要颗糖果。一不小心,我的糖果总被小弟抢去……

4ed88fdfa8b88040793d937be77cdb1.jpg
父亲总是借着酒劲唱唱山歌调子,时不时讲述他在“三线建设”那辉煌岁月的故事。时不时将他得奖的毛主席的哲学著作拿出来显耀一番。但他讲述最多的是历史上那些“甘罗十二当宰相”、“黎家老屋出举人”等励志读书故事。我记忆最深的是:“力大养一人、志大养千口”、“富不丢书、穷不丢猪”等《三字经》、《教儿经》、《增广贤文》中的道理。母亲则在一边纳鞋底,一边念着外婆常念的童谣:“三岁伢会推磨,推得灰面细不过,做的粑粑甜不过,隔壁的老婆婆来点火,一口吃了十三个,半夜起床摸茶喝,桌子角,板凳角,磅了婆婆的后脑壳,哎呦哎呦好疼哟……”

c700f0b819bf9b4811fb6b55c46a681.jpg

"年火”就在一家老少的守岁中燃烧着,弟妹们则在母亲的童谣中慢慢睡去。只有那熊熊的“年火"仍映照着父母年轮岁月的沧桑,是我对“明天生活”的好奇与向往,一直守到黎家老屋那十多户迎接新年的鞭炮声,但那“年火″的树兜子还只燃了一半,"火"还是那么旺…… 

评论0

    年与三十的火——生命中的记忆

    文化 张邦圣 发布 头顶石村 2021-02-21 00:00

    文章作者:张邦圣

    孩童时,记忆最深的是过年,老家也有一个特别的习俗,叫做“三十的火,十五的灯”,也就是说,大年三十的火,要烧得红红火火,旺旺的。这样,来年的运程也就像火一样红,一切美好的愿望都能遂愿,它可以给人带来吉祥、幸福、平安和发财。

    c7ebed96dee64c186168b49a002b385.jpg

    每到腊月三十,那年味最浓。一年的收成,一切珍藏的美味都要展示。儿孩时,曾记得整个黎家老屋炊烟袅绕,空气中弥漫着过年香甜的味道。当然,制造这香味的是母亲和大姐们。什么“七不炒,八不闹,二十九的炸虼蚤(炒苞米,苕精果)”,打豆腐、鱼味年糕、咂吧苕糖、米酒、汤圆,包面……各家有各家的忙年。无论是家庭富有,还是人多家大口阔、相对贫寒,也都少不了煮猪头、杀鸡、煨蹄髈,这已成为我们老屋的一种传承,男孩们则是大扫除,除阳沟。

    IMG_1264.GIF

    记忆中,黎家老屋当时居住的人多。从东边起依次是:汪大元(我外公爷)一家4人、我们一家8人、德望叔一家3人、儿时玩伴黎松柏一家4人、原大队书记徐祥银一家5人、儿时玩伴黎国良一家3人、传芝叔一家6人、杜国富一家3人、屋后则有曹景华一家2人、儿时玩伴高秉超一家8人,共十户,46人。那是头顶石最大的屋场,也是头顶石二组的获点。

    记忆中,三十的火,是这样开始的。天刚蒙蒙亮,父亲就起床把年前准备好的树兜子架在火垅上。母亲起床后,把火生起来,把猪头、蹄髈放在火上烧烤,将猪头、腊蹄子上的猪毛烧掉。将皮烤松、洗净。然后将猪蹄刮胶刮干净、洗净,连同猪头一起架在大锅大灶上煮着。烧的柴火,自然是一年最好的大柴。猪头则是杀年猪时留的,连同一个猪尾巴,经过腌制、烟熏后一直挂在火垅上。头、蹄、尾一起煮,这叫有头有尾、善始善终。洗好后,那金黄色的腊肉就下锅了。

    5473e2061edde3a42d2dc67b80252a1.jpg
    灶火旺旺,滚水从猪头间发出“咕咚咕咚”的响声。猪头肉的香气就升腾起来,满屋都是腊肉的清香年味。其实,煮猪头时不需要放任何佐料。原来腌制时,就放过橙子皮、桂皮、花椒、辣椒等。加上纯正的粮食饲养的黑土猪肉,那香的,孩童时弄得我们直流口水。开始用大火煮,水开后用文火煮。拆猪头时,是我们兄弟姐妹最快乐的时候。大家都围着灶台,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妈妈。这时母亲面带笑容,一边拆猪头,一边揪一块核桃肉递给弟,妹。我们大些的孩子站的较远,闻着诱人的肉香,恨不得直接用手去抓。但还是强忍着,等母亲喂给我和大姐一小块的时刻。眼睛都放光了。还有那煮熟的猪尾巴,也是我们专有的享受。母亲说:吃了猪头肉大脑发达,读书聪明,吃了小尾巴不流鼻血和鼻涕。调皮的小弟听了母亲的话,故意将鼻涕流的很长,实际上大家都知道聪明的小弟,是为了多吃一点猪尾巴,不说破而已。
    1d6b386ecc49915f72e36e36493da80.jpg

    母亲说,猪头可以做很多碗菜,什么顺风猪耳、拱嘴、舌头都是上席的好下酒菜。除了团年掺很多配菜弄点,剩下的就留着正月来客的主菜了。现在回想,那时的猪头核桃肉、猪尾巴肉好吃的不能言表。油而不腻、咸咸的、香香的,满手满嘴的油光,至今还回味无穷,那才是真实的自己。

    农村的土灶大多是双台土灶,我家也是。灶台的另一头是用来盛格子做蒸菜用的,同样也是要生加柴火的。农村的竹格子一般用得少,一般是逢过年过节、杀猪时用。过年时准备的五花腊肉蒸扣肉,当然是上好的五花腊肉加盐菜了。把五花肉切成均匀较厚的肉材,用辣椒,花椒,生姜面等佐料拌匀,整齐地放在装满盐菜的扣碗上,这样即可上格了。蒸好后把土碗倒扣翻过来,再撒上葱花、蒜末,一道碗形的扣肉就做好了。它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一个“扣”字,把一家人的"心"和“思"家之情的韵味全都扣在一起了。

    437df3ea711a00bbae1592ffa092fbc.jpg
    煨蹄髈是在火垅上煨的。煨和炖不一样,当然味道就相差太大了。煨蹄髈的容器是砂锅或者是陶罐。砂锅通常为黑色、生铁铸的;陶罐,也不是一般的土做的,而是像紫砂泥烧的,看似粗糙,敲起来能发出钢音。蹄髈又是腊货,用文火慢慢煨,条件好的则是用铜罐煨,经过数小时后,其味道极其独到。
    4978aaa3a8b571a35b7c18de387a54e.jpg

    记忆中,腊月三十是最讲究内容和形式的,特别是团年饭。其效用不再是美食,美味,它已成为中国人各家各户,团聚的固定形式。一家人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是一种展示,一年的辛勤和收获,红红火火,年年有余。又是一种期许,祈求新年风调雨顺、家福安康。这就是“年”!

    年与三十的火息息相关。中午,母亲把饭菜做好,端上八仙桌,摆上碗筷,小弟小妹们,都争先恐后地围了上来,要抢着吃。这时父亲则严肃地说:别慌,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礼仪——那就是敬祖。只见父亲拿来八个小酒杯,八双筷子,将小酒杯斟点酒,将八只碗盛点饭。拿点火纸在桌底下点燃,然后站门的右侧,嘴里小声说:名位祖宗,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来吃团年饭哪,不孝子孙今天团年了。望你们在天堂保佑儿孙们幸福安康!来年更发!

    f373bd8fe5ec35d739a66a33ab94ff5.jpg

    仪式过后,将杯子里的酒撒在上、下、左、右席的一侧。将碗里的菜各挑一点,酒饭毕。他喊伢子倒杯茶给祖宗喝。我赶忙去弄。有时邦虎想早点上桌吃饭,也来帮倒水,弄得满手是茶水。后来我才知道,那是父亲的教育传承。是教育后人要感恩戴德,不忘祖训,勤俭持家,发奋图强。

    吃过团年的午饭,晚饭则是随心所欲。三十最讲究的,最能体现的是腊月三十的火。那是一家人围绕着火垅守岁燃烧的兜子火,又叫“年”火。孩童时火垅就是团聚的中心(现在则是春节联欢晚会守岁)。火垅的火就是一种图腾,一个新年的希望,“火”越大越好,越旺越好。用啥来承担“年火"的燃料?印象中,父亲总是在年前亲自去自留山林里挖个枯死的大树兜子,和一些小的树兜子,因为年火既要旺又要不熄。父亲说:樟树兜子最好,那燃烧的清香味道。大年三十烧一个大兜子,来年过个好日子。这也是父辈们的祈祷和夙愿吧。

    6c93d3fe952ad04f4761d552b6e76e9.jpg

    “年火"熊熊,即使屋外大雪纷飞,也烤得一家大小汗流浃背。这时父母亲则说,男孩们在火垅洗澡,特别是洗好“客膝包”,来年可以有“赶嘴”的好口福,可以赶嘴吃好食品。姐妹们则去房屋里洗。于是我和小弟就脱个精光,在父亲准备好的大脚盆里,洗掉一年来的晦气和污垢。然后穿上新衣,带上干净的帽子,穿上妈妈纳的千层底的布鞋,以崭新的姿势迎接“新年”的到来。

    傍晚至圆钟之前,(那时没钟表,就只得靠公鸡打鸣时才知道圆钟了),大人们喝着罐罐茶,抽的大袋旱烟,总是浓浓的、涩巴巴的。加上团年时的高度“包谷烧"酒的反应,显得格外兴奋。父母亲总是说:胜伢子,去年的学习咋样,进步了没?爸妈总是说些好听、开心的话,一家人其乐融融。弟妹们总是一边吃着妈妈准备的瓜籽、包谷苞籽、苕精果子,时不时还找妈妈要颗糖果。一不小心,我的糖果总被小弟抢去……

    4ed88fdfa8b88040793d937be77cdb1.jpg
    父亲总是借着酒劲唱唱山歌调子,时不时讲述他在“三线建设”那辉煌岁月的故事。时不时将他得奖的毛主席的哲学著作拿出来显耀一番。但他讲述最多的是历史上那些“甘罗十二当宰相”、“黎家老屋出举人”等励志读书故事。我记忆最深的是:“力大养一人、志大养千口”、“富不丢书、穷不丢猪”等《三字经》、《教儿经》、《增广贤文》中的道理。母亲则在一边纳鞋底,一边念着外婆常念的童谣:“三岁伢会推磨,推得灰面细不过,做的粑粑甜不过,隔壁的老婆婆来点火,一口吃了十三个,半夜起床摸茶喝,桌子角,板凳角,磅了婆婆的后脑壳,哎呦哎呦好疼哟……”

    c700f0b819bf9b4811fb6b55c46a681.jpg

    "年火”就在一家老少的守岁中燃烧着,弟妹们则在母亲的童谣中慢慢睡去。只有那熊熊的“年火"仍映照着父母年轮岁月的沧桑,是我对“明天生活”的好奇与向往,一直守到黎家老屋那十多户迎接新年的鞭炮声,但那“年火″的树兜子还只燃了一半,"火"还是那么旺……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