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区[切换]
  登录  |   注册
关注农村,深入农村,传播农村!

黄荣玖 | 春色上洋

文化 村管理员 发布 来源: 上洋村 浏览1586次时间:2022-04-18 08:04
编者按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省诗词学会会员黄荣玖的散文《春色上洋》近日于《南方散文》发表。

该文聚焦黄花镇上洋村,围绕乡村美景、人文风光和发展历程,记录了上洋村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进程中,如何从一个鲜为人知、穷乡僻壤的小山村嬗变成声名鹊起、生活富足的“明星村”。全文紧扣时代主题,人物形象鲜明,语言优美细腻,笔调清新流畅,是一篇书写新时代的优秀作品。

现将全文转发如下:

QHr7G1jDpjm5mWWK.jpg

黄荣玖,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省诗词学会会员。三峡大学客座教授、宜昌市散文学会副会长、宜昌历史遗存文化研究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夷陵区作家协会主席等职,夷陵文化名家等。在《中国文学》《中国作家》《长江文艺》美国、西班牙、德国、韩国等国内外文学期刊发表文学作品百万余字,荣获全国多项文学奖,其著作曾获第六届屈原文学奖和第五届欧阳修文学奖,被当地政府评为文化名家。

春色上洋

黄荣玖

现在到上洋,是一种别样的享受。

春夏秋冬不同,阴晴雨雪各异,晨午暮夜悬殊。在一个春日,我应湖北日报报业集团冯汉斌主任一行之邀去上洋村采风,如丝的细雨缠绵多情,拂面的春风温柔可人。说不清是风吹细了雨,还是雨打斜了风,甚至不知道雨什么时候开始下的,风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刮的,是风带来了雨,还是雨挑惹了风,只觉得一片清新扑面而来,无限温存直入心脾,仿佛身在仙境,意在幻中。

在千亩花海,万物都在细雨的滋润下改变了模样,变得有诗意了。黄中带绿的柳丝和着春风摇曳,像荡秋千的少妇一样闲适;粉里透红的桃花迎着春雨绽开,像恋爱中的姑娘一般羞怯。

bnYXX5F2Czp38aCh.png

奇潭花海生态风光

在康养小镇的四合院里,新归的燕子在雨丝间穿织;花坛里的草坪全绿了,叶面上挂着晶莹剔透的露珠;坡地上的蒲公英开了,仰望着烟雨蒙蒙的天空。

三峡奇潭峡谷晕了,因为温柔的雨雾在轻轻地缠绕;平静的奇潭水库醉了,因为多情的雨丝在不停地撩拔。

十七公里的樱花长廊在移动,那是长年生活在城里的人们,在这个春意盎然、色艳醉人的季节,开着一辆辆小轿车,来到上洋花谷间,看到成堆成簇、如烟如织的樱花,自然放慢车速,或欣赏,或拍照,或下车走进花丛中,闻一闻,爱不释手地模一模。

bDf2Aeax1iM83FCW.png

走进农家,你会看到,一栋栋的小洋栋,家家门前挂着灯笼,贴着大红对联,一些小鸟在屋檐下觅食;跑跑鸡在屋后山涧鸣叫,几只鸭在堰塘戏水、追逐;枝头上喜鹊喳喳叫,树丛中黄莺恰恰啼。男人们三五成群聚在一起,正谋划着今年应该干些什么。女人们伴随着音乐声响起,广场舞开始了。少妇们则扭着细腰,摆着各样姿式,拍抖音,好不快乐。那些白胡子老头儿和老婆婆们则围着火炉,看电视,拉家常,也有老人凑成几对,打着上大人或麻将。稻场外时有小黄狗叫上几声,然后大尾巴摇得如同老员外手中的芭蕉扇一般,那准是又来了旅行的客人,于是,人们都收起拾了各自的娱乐道具,去招待客人。

PQh2K6sbmcA5PXDt.jpg

农民住生态民居,当股东,又打工

再到田野看看,油菜花已开得金黄金黄。蔬菜基地里的红莱苔正鼓起花蕾,菠菜、生菜、莴苣、油麦菜、萝卜菜、香葱、香菜绿成一片。乡亲们闲不住了,把绿色通道的生鲜车开到田头,将一车车最新鲜的时令蔬菜第一时间送到城里固定的菜市场,供城市居民享用。还有不少乡亲,按照各自分工,不由自主地拾掇农具和花盆,滤粪送肥,为新一年的千亩花海忙活开了。随着布谷鸟摧种的叫声在山谷回荡,梨地人一声吆喝,千姿百态的花卉在农艺师的指导下,像一台五彩滨纷的大型舞蹈剧散布在并不规则的田野里。薄雾缠绕在她们的周围,露珠滋润着她们的身体,每一株花蕊都恰似落在玉盘上的大珠小珠。漫步在田间小路,踏着绵软湿润的土地,闻着芳香弥漫的新鲜空气,赏着充满生机迷人的春景,听着婉转悦耳的鸟虫唱,此时此刻,你一定觉得神仙是谁,你就是谁了。

上洋就像一幅立体山水画。然而,时代不同,环境不同,画面也不同。

RZBnQ1f5RynHn8fY.png

二十多年前的上洋,还是湖北省出了名的贫困村。那是1994年,刚上任的县委书记李德炳在研究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常委会上,他挑选了全县最贫困的上洋村作为他的扶贫联系点。这个村是由当时一个公社建制逐步改为一个村的,一首打油诗曾记载着上洋的往昔:上洋上洋,一条枯岗。山上无林,地下无矿。路似小肠,水似浑汤。鸟懒飞临,遍地土房。青年跑光,田地撂荒。致富小康,没得指望。

BmC5XMEsQbH4Hwkb.png

上洋村原貌

其实,上洋村离宜昌城区也就一个小时的车程,由于特殊的喀斯特地貌,在自足自济的农业时代,要想富起来,确实没有多少优势。李德炳书记在走遍上洋村的山山岭岭后,提出了一个大胆先行先试的设想。首先让上洋在城郊鄢家河村租用土地,启用上洋村像程世山、刘祖海等一批能人到城郊异地办厂,这样既解决了村民就业,又可走工业反哺农业的路子,他利用个人资源,帮上洋与二汽牵线搭桥,迅速办起了汽车钢板弹簧厂。几年下来,不仅效益可观,而且还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企业经营人才,这一经验很快在全省推广。再就是动员县直(现已改为区)部办委局等部门重点对口帮扶贫困村。这样做不仅解决了村级经济发展的难题,更重要的是通过扶贫济困,加深了党和农民兄弟之间的感情。李德炳书记虽离开夷陵区二十多年了,但一支支永不走的农村扶贫工作队留了下来。区政协机关联系上洋村近二十年来,在引导上洋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中切实贡献了巨大智慧和力量。现如今,上洋的父老乡亲们怎么也舍不得政协机关离开。

如果说,从当年上洋村走出去异地办厂,现已发展成为大型现代化企业集团的掌门人程世山让全村百分之九十七的农户住上洋房、户户通达水泥路提供了无私支援,那么,刘祖海与秦江艳夫妇回村投资2.2亿元兴建三峡奇潭生态观光园,就是给本村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和乡村面貌的振兴创造了一大利好。

mSmf9rP6hR3bSnPQ.jpg

上洋村现貌

说到上洋的凤凰涅槃,还有一个人不得不记上一功,就是他,没有忘记老书记的重托,审势度势,带领2100多名村民,争夺了全国森林乡村的黄金招牌;争创了全省绿色生态示范村、全省五星级民主法制示范村和湖北省卫生村的一系列荣誉。就是他,把一个个乡贤请了回来,对症施策,让全村村民住上了小洋楼,家家吃上了安全可口的自来水,水泥公路通到户户门前。就是他,在精准扶贫的路上,靠产业强村富民,让村民人人有活干,个个有钱赚,率先在全省摘掉了省级贫困村的帽子。他叫杨治青。2021年全区村级组织换届,他是全区为数不多过了花甲之年还继续留任的书记,因为,不留他继续当书记,父老乡亲不答应。最后,中共夷陵区委坚定不移地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充分尊重民意,将杨治青继续留任在上洋村党总支书记岗位上。

细雨依然潇潇地下着,春风依然微微地吹着,勤劳善良的上洋人依然兴奋在如丝的春雨里,陶醉在新一年的花丛中。

来源:魅力黄花

评论0

    黄荣玖 | 春色上洋

    文化 村管理员 发布 上洋村 2022-04-18 08:04
    编者按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省诗词学会会员黄荣玖的散文《春色上洋》近日于《南方散文》发表。

    该文聚焦黄花镇上洋村,围绕乡村美景、人文风光和发展历程,记录了上洋村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进程中,如何从一个鲜为人知、穷乡僻壤的小山村嬗变成声名鹊起、生活富足的“明星村”。全文紧扣时代主题,人物形象鲜明,语言优美细腻,笔调清新流畅,是一篇书写新时代的优秀作品。

    现将全文转发如下:

    QHr7G1jDpjm5mWWK.jpg

    黄荣玖,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省诗词学会会员。三峡大学客座教授、宜昌市散文学会副会长、宜昌历史遗存文化研究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夷陵区作家协会主席等职,夷陵文化名家等。在《中国文学》《中国作家》《长江文艺》美国、西班牙、德国、韩国等国内外文学期刊发表文学作品百万余字,荣获全国多项文学奖,其著作曾获第六届屈原文学奖和第五届欧阳修文学奖,被当地政府评为文化名家。

    春色上洋

    黄荣玖

    现在到上洋,是一种别样的享受。

    春夏秋冬不同,阴晴雨雪各异,晨午暮夜悬殊。在一个春日,我应湖北日报报业集团冯汉斌主任一行之邀去上洋村采风,如丝的细雨缠绵多情,拂面的春风温柔可人。说不清是风吹细了雨,还是雨打斜了风,甚至不知道雨什么时候开始下的,风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刮的,是风带来了雨,还是雨挑惹了风,只觉得一片清新扑面而来,无限温存直入心脾,仿佛身在仙境,意在幻中。

    在千亩花海,万物都在细雨的滋润下改变了模样,变得有诗意了。黄中带绿的柳丝和着春风摇曳,像荡秋千的少妇一样闲适;粉里透红的桃花迎着春雨绽开,像恋爱中的姑娘一般羞怯。

    bnYXX5F2Czp38aCh.png

    奇潭花海生态风光

    在康养小镇的四合院里,新归的燕子在雨丝间穿织;花坛里的草坪全绿了,叶面上挂着晶莹剔透的露珠;坡地上的蒲公英开了,仰望着烟雨蒙蒙的天空。

    三峡奇潭峡谷晕了,因为温柔的雨雾在轻轻地缠绕;平静的奇潭水库醉了,因为多情的雨丝在不停地撩拔。

    十七公里的樱花长廊在移动,那是长年生活在城里的人们,在这个春意盎然、色艳醉人的季节,开着一辆辆小轿车,来到上洋花谷间,看到成堆成簇、如烟如织的樱花,自然放慢车速,或欣赏,或拍照,或下车走进花丛中,闻一闻,爱不释手地模一模。

    bDf2Aeax1iM83FCW.png

    走进农家,你会看到,一栋栋的小洋栋,家家门前挂着灯笼,贴着大红对联,一些小鸟在屋檐下觅食;跑跑鸡在屋后山涧鸣叫,几只鸭在堰塘戏水、追逐;枝头上喜鹊喳喳叫,树丛中黄莺恰恰啼。男人们三五成群聚在一起,正谋划着今年应该干些什么。女人们伴随着音乐声响起,广场舞开始了。少妇们则扭着细腰,摆着各样姿式,拍抖音,好不快乐。那些白胡子老头儿和老婆婆们则围着火炉,看电视,拉家常,也有老人凑成几对,打着上大人或麻将。稻场外时有小黄狗叫上几声,然后大尾巴摇得如同老员外手中的芭蕉扇一般,那准是又来了旅行的客人,于是,人们都收起拾了各自的娱乐道具,去招待客人。

    PQh2K6sbmcA5PXDt.jpg

    农民住生态民居,当股东,又打工

    再到田野看看,油菜花已开得金黄金黄。蔬菜基地里的红莱苔正鼓起花蕾,菠菜、生菜、莴苣、油麦菜、萝卜菜、香葱、香菜绿成一片。乡亲们闲不住了,把绿色通道的生鲜车开到田头,将一车车最新鲜的时令蔬菜第一时间送到城里固定的菜市场,供城市居民享用。还有不少乡亲,按照各自分工,不由自主地拾掇农具和花盆,滤粪送肥,为新一年的千亩花海忙活开了。随着布谷鸟摧种的叫声在山谷回荡,梨地人一声吆喝,千姿百态的花卉在农艺师的指导下,像一台五彩滨纷的大型舞蹈剧散布在并不规则的田野里。薄雾缠绕在她们的周围,露珠滋润着她们的身体,每一株花蕊都恰似落在玉盘上的大珠小珠。漫步在田间小路,踏着绵软湿润的土地,闻着芳香弥漫的新鲜空气,赏着充满生机迷人的春景,听着婉转悦耳的鸟虫唱,此时此刻,你一定觉得神仙是谁,你就是谁了。

    上洋就像一幅立体山水画。然而,时代不同,环境不同,画面也不同。

    RZBnQ1f5RynHn8fY.png

    二十多年前的上洋,还是湖北省出了名的贫困村。那是1994年,刚上任的县委书记李德炳在研究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常委会上,他挑选了全县最贫困的上洋村作为他的扶贫联系点。这个村是由当时一个公社建制逐步改为一个村的,一首打油诗曾记载着上洋的往昔:上洋上洋,一条枯岗。山上无林,地下无矿。路似小肠,水似浑汤。鸟懒飞临,遍地土房。青年跑光,田地撂荒。致富小康,没得指望。

    BmC5XMEsQbH4Hwkb.png

    上洋村原貌

    其实,上洋村离宜昌城区也就一个小时的车程,由于特殊的喀斯特地貌,在自足自济的农业时代,要想富起来,确实没有多少优势。李德炳书记在走遍上洋村的山山岭岭后,提出了一个大胆先行先试的设想。首先让上洋在城郊鄢家河村租用土地,启用上洋村像程世山、刘祖海等一批能人到城郊异地办厂,这样既解决了村民就业,又可走工业反哺农业的路子,他利用个人资源,帮上洋与二汽牵线搭桥,迅速办起了汽车钢板弹簧厂。几年下来,不仅效益可观,而且还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企业经营人才,这一经验很快在全省推广。再就是动员县直(现已改为区)部办委局等部门重点对口帮扶贫困村。这样做不仅解决了村级经济发展的难题,更重要的是通过扶贫济困,加深了党和农民兄弟之间的感情。李德炳书记虽离开夷陵区二十多年了,但一支支永不走的农村扶贫工作队留了下来。区政协机关联系上洋村近二十年来,在引导上洋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中切实贡献了巨大智慧和力量。现如今,上洋的父老乡亲们怎么也舍不得政协机关离开。

    如果说,从当年上洋村走出去异地办厂,现已发展成为大型现代化企业集团的掌门人程世山让全村百分之九十七的农户住上洋房、户户通达水泥路提供了无私支援,那么,刘祖海与秦江艳夫妇回村投资2.2亿元兴建三峡奇潭生态观光园,就是给本村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和乡村面貌的振兴创造了一大利好。

    mSmf9rP6hR3bSnPQ.jpg

    上洋村现貌

    说到上洋的凤凰涅槃,还有一个人不得不记上一功,就是他,没有忘记老书记的重托,审势度势,带领2100多名村民,争夺了全国森林乡村的黄金招牌;争创了全省绿色生态示范村、全省五星级民主法制示范村和湖北省卫生村的一系列荣誉。就是他,把一个个乡贤请了回来,对症施策,让全村村民住上了小洋楼,家家吃上了安全可口的自来水,水泥公路通到户户门前。就是他,在精准扶贫的路上,靠产业强村富民,让村民人人有活干,个个有钱赚,率先在全省摘掉了省级贫困村的帽子。他叫杨治青。2021年全区村级组织换届,他是全区为数不多过了花甲之年还继续留任的书记,因为,不留他继续当书记,父老乡亲不答应。最后,中共夷陵区委坚定不移地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充分尊重民意,将杨治青继续留任在上洋村党总支书记岗位上。

    细雨依然潇潇地下着,春风依然微微地吹着,勤劳善良的上洋人依然兴奋在如丝的春雨里,陶醉在新一年的花丛中。

    来源:魅力黄花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