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区[切换]
  登录  |   注册
关注农村,深入农村,传播农村!

叶片变黑,块茎腐烂!马铃薯块茎晚疫病怎么防治?

产业 村管理员 发布 来源: 秋千坪村 浏览1453次时间:2022-01-20 09:58

10月天气逐渐变凉,农事安排比较繁琐。10月也是马铃薯块茎膨大时期,有各种病虫害侵染的危险,菜农朋友在管理上一定要做好病虫的防治。

晚疫病的发病原因及发病症状

晚疫病通常多在雨水较多时候或者植株开花前后发生,被感染的马铃薯块茎会在田间腐烂,导致产量大幅度降低,一旦发生了晚疫病的感染,就会比较难以控制,所以提前做好防治工作是必要的。

1、发病原因

马铃薯块茎的晚疫病是由一种称为致病疫霉真菌的病原菌引起的,它是一种卵菌,该菌丝无色,凭借风雨来传播。最初的传播来源大多是相邻的薯田或者是杂草和有机堆肥,病菌以菌丝体的形式在块茎中越冬,被感染的马铃薯块茎会失去发芽能力或者在发芽前就腐烂在田间。感染的植株病叶上会产生病原菌的孢子囊梗和孢子囊,形成白色霉状物,借空气或风雨来传播,有些孢子囊也会随着雨水渗入到土壤中侵染块茎,感染的薯块成为第二年的主要侵染源。有时收获的块茎表皮擦伤,病菌孢子也会趁机侵入,不断传播。

2、发病天气条件

病菌成活率挺高,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4℃,当空气温度达到10℃时病菌就可以发育,空气湿度连续在75%以上,植株开始发病,形成中心病株,再扩大传播。

3、发病症状

马铃薯的地上部茎叶和块茎均可发病,晚疫病发病初期,马铃薯的叶尖以及边缘出现淡褐色或青绿色的病斑,当病情加重且空气湿度大时,病斑向外扩张,叶片会发软发皱,叶片背面有白霉。

当侵染严重,危害到块茎时,叶子全变为黑褐色,叶柄和茎上会出现黑褐色病斑和白霉。病斑会出现轻度的凹陷变硬,大小不一。空气干燥、温度较低时变褐干腐,温度湿度变高时,病变组织扩大并引起杂菌感染,块茎腐烂发臭。

4、辨别方法

将块茎解剖开观察可发现,会呈现出褐色干腐、1厘米左右深度的病斑。所以辨别晚疫病与早疫病,就是观察无病处与病处有无明显界限。有则是早疫病,无则是晚疫病。

晚疫病的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A、选用抗病品种,从源头上防治是最有效的措施。

B、多中耕、深中耕,植株之间高培土、分次培土,减少病菌侵染薯块的机会。

C、用早熟品种或适时早播,晚疫病多发于7月中下旬或8月上旬,通过播种早熟品种或者根据品种和天气、土壤情况适时早播,可以避开晚疫病的发生流行时间,减少病害的侵染。

D、恰当地选择收薯时间,做好存放管理。收获马铃薯时最好是湿度低也就是晴朗干燥的天气,并且收获时注意将有伤口的块茎与正常的块茎区分开,存放在阴凉处储存起来。储存时要注意通风且干燥,在呼吸旺盛期将温度提高到3℃,休眠期温度设置在2-3℃,萌动期温度设置在2-5℃。

2、化学防治

A、给种薯消毒,进行药剂浸种,播种前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2%克露可湿性粉剂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克加水2-3公斤对每亩用种量的芽快进行喷洒处理;或将同等药量加细灰或细土2-3公斤混匀后拌在芽块上,然后播种。

B、播种后提前进行药剂防治,当日平均气温在10-25℃之间,下雨或空气相对湿度超过90%达8小时以上的情况出现4~5天后喷洒药剂进行防治。可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来进行防治,每亩用量175-225克,兑水后进行叶面喷洒。如果没有及时喷药,田间发现晚疫病植株后,则需要用瑞毒素之类的药剂进行防治,每亩用25%瑞毒素可湿性粉剂150-200克,对水进行叶面喷施,多次喷施时时间间隔为7-10天。

来源:马铃薯种植联盟

评论0

    叶片变黑,块茎腐烂!马铃薯块茎晚疫病怎么防治?

    产业 村管理员 发布 秋千坪村 2022-01-20 09:58

    10月天气逐渐变凉,农事安排比较繁琐。10月也是马铃薯块茎膨大时期,有各种病虫害侵染的危险,菜农朋友在管理上一定要做好病虫的防治。

    晚疫病的发病原因及发病症状

    晚疫病通常多在雨水较多时候或者植株开花前后发生,被感染的马铃薯块茎会在田间腐烂,导致产量大幅度降低,一旦发生了晚疫病的感染,就会比较难以控制,所以提前做好防治工作是必要的。

    1、发病原因

    马铃薯块茎的晚疫病是由一种称为致病疫霉真菌的病原菌引起的,它是一种卵菌,该菌丝无色,凭借风雨来传播。最初的传播来源大多是相邻的薯田或者是杂草和有机堆肥,病菌以菌丝体的形式在块茎中越冬,被感染的马铃薯块茎会失去发芽能力或者在发芽前就腐烂在田间。感染的植株病叶上会产生病原菌的孢子囊梗和孢子囊,形成白色霉状物,借空气或风雨来传播,有些孢子囊也会随着雨水渗入到土壤中侵染块茎,感染的薯块成为第二年的主要侵染源。有时收获的块茎表皮擦伤,病菌孢子也会趁机侵入,不断传播。

    2、发病天气条件

    病菌成活率挺高,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4℃,当空气温度达到10℃时病菌就可以发育,空气湿度连续在75%以上,植株开始发病,形成中心病株,再扩大传播。

    3、发病症状

    马铃薯的地上部茎叶和块茎均可发病,晚疫病发病初期,马铃薯的叶尖以及边缘出现淡褐色或青绿色的病斑,当病情加重且空气湿度大时,病斑向外扩张,叶片会发软发皱,叶片背面有白霉。

    当侵染严重,危害到块茎时,叶子全变为黑褐色,叶柄和茎上会出现黑褐色病斑和白霉。病斑会出现轻度的凹陷变硬,大小不一。空气干燥、温度较低时变褐干腐,温度湿度变高时,病变组织扩大并引起杂菌感染,块茎腐烂发臭。

    4、辨别方法

    将块茎解剖开观察可发现,会呈现出褐色干腐、1厘米左右深度的病斑。所以辨别晚疫病与早疫病,就是观察无病处与病处有无明显界限。有则是早疫病,无则是晚疫病。

    晚疫病的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A、选用抗病品种,从源头上防治是最有效的措施。

    B、多中耕、深中耕,植株之间高培土、分次培土,减少病菌侵染薯块的机会。

    C、用早熟品种或适时早播,晚疫病多发于7月中下旬或8月上旬,通过播种早熟品种或者根据品种和天气、土壤情况适时早播,可以避开晚疫病的发生流行时间,减少病害的侵染。

    D、恰当地选择收薯时间,做好存放管理。收获马铃薯时最好是湿度低也就是晴朗干燥的天气,并且收获时注意将有伤口的块茎与正常的块茎区分开,存放在阴凉处储存起来。储存时要注意通风且干燥,在呼吸旺盛期将温度提高到3℃,休眠期温度设置在2-3℃,萌动期温度设置在2-5℃。

    2、化学防治

    A、给种薯消毒,进行药剂浸种,播种前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2%克露可湿性粉剂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克加水2-3公斤对每亩用种量的芽快进行喷洒处理;或将同等药量加细灰或细土2-3公斤混匀后拌在芽块上,然后播种。

    B、播种后提前进行药剂防治,当日平均气温在10-25℃之间,下雨或空气相对湿度超过90%达8小时以上的情况出现4~5天后喷洒药剂进行防治。可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来进行防治,每亩用量175-225克,兑水后进行叶面喷洒。如果没有及时喷药,田间发现晚疫病植株后,则需要用瑞毒素之类的药剂进行防治,每亩用25%瑞毒素可湿性粉剂150-200克,对水进行叶面喷施,多次喷施时时间间隔为7-10天。

    来源:马铃薯种植联盟

    评论0